第三十三章 食品厂……
田馨和田爷爷签了盘店合同, 又商量了后续的事情。
田爷爷这段时间还留在迎客饭馆,帮忙料理饭馆,等黄翠翠他们逐渐上手以后, 田爷爷、田奶奶再走。
田爷爷把自己擅长的菜式写在本子上,他一时半会也记不齐全,想起一道写一道,走之前就留给田馨。
黄翠翠逐渐跟着田爷爷学菜, 黄翠翠嘴甜,人也勤快, 田爷爷、田奶奶也很满意。
重点要学习的就是蘑菇面, 这是迎客饭馆的招牌。
过了几天, 黄翠翠做好几碗蘑菇面,端给田馨几个人吃。
黄翠翠搓搓手,心里紧张的要命, 厨房里的学问不少,她也在慢慢学习。
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田馨尝了一口,面条的筋道感在,但蘑菇的香气,总觉得差了那么几分。
黄翠翠有点气馁:“田爷爷手把手教的, 我也没学好。”
田馨安慰她:“人家田爷爷掌了一辈子勺,功力深厚着呢,不是咱们几天就能学完的,蘑菇面挺好吃,慢慢来,有田爷爷教你,大嫂你一点点学, 不懂就勤问着点,还怕学不会?”
黄翠翠心里忐忑,她是来给田馨帮忙的,不是来添堵的。
在家里,厨房灶台的事都是黄翠翠忙活,乡下吃的简朴,但逢年过节也会炖鱼炖肉,吃点好东西,黄翠翠做菜拿手,村里人都夸她做饭香,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味,做菜的天分,黄翠翠还有几分。
黄翠翠是有些自信在身上的,可如今,这自信被磋磨的失去一大半。
饭馆掌勺不好干。
黄翠翠没灰心,咬咬牙:“田爷爷,你再教教我。”
田爷爷摇摇蒲扇:“欲速则不达,做菜心得静下来,用心体会,这放多少盐巴,什么时候出锅,这道菜能出什么新的花样,都要你去品,我教给你的是技巧,还得你自己融会贯通才行。”
田爷爷给黄翠翠两张纸,上面写着菜谱,都是饭馆里的热门菜式,让她好好研习,田爷爷要带着田馨和林原出趟门。
国棉三厂的老郑是田爷爷的老同事、好朋友,负责厂里的采购工作。
国棉三厂也在城东,位置在郊区,好在离得不算远。
国棉厂里的采购量大,有固定的供货渠道,食堂的食材大部分来源于附近的食品站,国棉三厂的食材是每三天送一次,直接送到食堂后门,食材核对点清,送货就算完成了。
田爷爷带田馨去的时候,正好赶上送货,食堂忙碌的很,进进出出都在搬货。
三个人在旁边等了一会儿,食堂搬完货消停后,田爷爷找到老郑。
“老郑,这是我上次跟你提到的田馨,这是田馨的二哥林原,以后这俩孩子还得你多帮忙。”
老郑知道田爷爷要离开省城,唏嘘不已,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一起保障食堂供应,做着大后方的补给工作,这些年风风雨雨经历着,老郑红着眼圈,握住田爷爷的手:“老田,珍重。”
田爷爷笑道:“我还没走呐,我的饭馆兑给了田馨,以后供货方面,还得你帮忙牵牵线。”
这没什么难的,一个私营饭馆,跟三厂的食堂供货有没有冲突。
私营饭馆食材用量不大,跟几千人的国营食堂没办法比,老郑也就是牵个头,让双方搭上话,至于后面价格和供货,需要田馨自己跟对方谈,老郑卖个人情罢了,人家食品厂也乐意。
饭馆是私人购货,价格肯定比统一采购要贵,但和黑市上的价格比,还是便宜不少的。
田爷爷跟老郑关系好,又在老郑面前说了田馨不少好话,田馨笑道:“郑伯伯,改天去店里吃饭。”
老郑点头:“放心吧,我指定去。”
国棉三厂的猪肉是从下面镇上食品站购买的,镇上的食品站自己有个养猪场,也会从农民手里采购生猪,然后宰杀进行二次售卖,此外,还会定期用比较优惠的价格卖给职工们,算是一种福利优待。
镇食品站就在省城边上,离这些国营工厂都不远。
食品站搭上国棉三厂这条线,村镇的猪肉有了倾销的途径,除了国棉三厂,也会给其他国营工厂供货,农民卖猪得到实惠,食品站也得了钱,工厂买到质优价廉的猪肉,三方都得到实惠。
食品站的猪肉如果有供完货卖不完的,也会不定时进行售卖,但凡能搭上点关系,都想从食品站搞点猪肉吃。
田馨的饭馆猪肉的需求量并不大,每天用不了太多,田馨观察过,现在人们日子过得苦,下饭馆吃得上猪肉的还在少数。
田馨想起上次苏蔚冬带自己去国营饭店吃红烧肉,心说换谁看见,都得说他俩败家不会过日子。
和食品站对接,得老郑出面才行,老郑给田馨写了一封信:“镇食品站的冯站长认得我的笔迹,你把这封信拿给他,他就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