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确实不小

“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是二零零七年九月十六日星期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多少多少天,欢迎收看今天的《体坛新闻》……”

晚上六点整,周末老老实实在自习室带了一整天的宋大江和武晓松,抱着一摞书从图书馆里出来,直奔食堂。刚打了饭坐下,就正好赶上食堂电视里正在播放晚间档的体育新闻。

奥运会越来越近,二三线的小城市可能还感觉不出什么特别的气氛,但像申城这种国际化大都市,参与感就非常强了。特别像大学校园这种半公共场所,不但早早地就跟首都一样,竖起了奥运会倒数计时的牌子,而且隔三岔五地就要举办一些迎接奥运的活动,学校食堂里的电视台怼着央视五套播,也就理所当然。

更不用提,申城这边,还有好几个即将参赛的国际级明星选手——

翔飞人、大姚,以及虽然从籍贯上看,更应该代表曲江省的江森。不过不要紧,只要申医坚持在奥运会到来之前说一万次以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我校健儿江森”,那相信广大海内外观众一定会把江森当成申城人的,再不济,至少也算给学校打了个特大广告。

这事儿就特么跟脑白金一样。

别管你到底喝了什么、有鸡毛用,反正电视里说了,买回家喝下去就对了!

“唉,劳民伤财,都是面子工程。”武晓松仰头看一眼电视里的节目,满脸的不在乎。

正低头大口吃着饭的宋大江闻言,略微有些怯生生的,反驳了一句,“也不能这么说吧,多少也能拉动一点经济建设不是,这边都在修体育场了呢……”

奥运期间,申城要举办12场男足和女足的奥运赛事。很大程度上,申城确实已经深度参与进这场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崛起的伟大盛会。

不过杠精只所以是杠精,就在于他们才不会管什么伟大不伟大的,只要沉浸在自己的那套逻辑里就够了,“唉,你还是见识太少啊。国外已经有那么多的例子了,大量的奥运场馆,一开始花很大的代价修起来,等到奥运会结束,就会变成荒地。就咱们国内的这点管理水平,呵!”武晓松冷冷一笑,“反正你看着吧,等奥运会开完,十年之内,有些人一定会后悔的。花几千亿热闹一个月,也不知道到底图什么。”

那按你这话,就永远什么都不干了?

宋大江很想反驳,可还是默默地把话咽了下去。

开学半个月,他们4号楼404寝室里的三个室友,某位大明星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就缺课到现在,有钱娃娃林大冲则是干脆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根本不回来住,宿舍里整天就他和武晓松两个人,他可不想因为一点观点上的冲突,就跟武晓松闹翻。

武晓松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宋大江不在乎。

公明哥哥现在只想安生读书,好好学习,顺利毕业工作挣钱,给家里的爸妈养老,给弟弟搭把手。至于什么国家大事,办奥运会不会后悔之类的,他管不了,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宋大江安静下来,大口地扒饭。

忽然这个时候,食堂里冷不丁又喧哗起来。

“江森!”有个女生捂住嘴,惊喜地喊了声,眼里满是花痴似的亮光。

宋大江不由得又抬起头,只见前方的电视屏幕上,江森和翔飞人在大阪赛场上击掌的那张照片又被放了出来,主持人则旁白道:“据悉,就在昨日早上刚刚结束的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和江森,又在各自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江森以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获得参加北京奥运会男子四百米跑以及男子十项全能两个项目的A级标准资格,截至目前,江森已经获得参加北京奥运会田径大项中,男子四百米、男子一千五百米、男子跳远、男子标枪以及男子十项全能五个项目的比赛资格,创造了一个另类的世界纪录;而刘翔则在本次比赛中,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再添一枚世界冠军的金牌,成绩为……”

“哇,牛逼啊!”

“这个实力真是太逆天了,妈的我感觉好梦幻啊。这个江森和我们学校里那个江森,真的是同一个江森吗?”

“肯定是啊,全世界这么帅的森森,只有一个!”

女孩子们的关注焦点总是这么直接。

看脸就好。

宋大江听得直摇头,佩服得五体投地,“江森真是太全能了,简直不是人。”

“这种人其实不少的,就是不像他这样,能恰好各方面都被挖掘出来。”武晓松又有不同意见,“人类历史上的全能人,达芬奇什么的,不是正好赶上那个时代才能冒头嘛。

要是我们现代社会没这么发达,体育赛事和文化产业不像现在这么商业化,江森那些什么小说啊,比赛啊,有什么人会关注呢?他顶多也就是考试成绩稍微拔尖一点,社会对他的关注度也不会这么高,将来毕业了,像他家这种完全没背景、没关系的,顶多也就是回他们乡里、县里当个小医生,最多最多就是靠着我们学校的光环,运气好留在申城,娶个当地户口的老婆,将来孩子起点可能稍微高点,好歹是大城市户口,不过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