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到勤王诏书后,姜舒立即召集两府主事官员商议此事。
会议首先要确定一点,是否出兵勤王?
西南王固然为逆臣,不值得相救,他和苏眠两个乱臣贼子狗咬狗,无人在意,可其中一旦有了胡族势力的加入,那性质便不同了。
邢桑是冲着皇帝去的,万一他真杀了天子,那魏国搞不好就要灭国了。
站在魏国臣子的角度,毫无疑问,他应该出兵相救,然而姜舒并非一个忠臣,和西南王一样,他亦有不臣之心,南地局势混乱,对他而言反而是有利的。
甚至,说得难听点,邢桑要真推翻了朝廷,也算是给他解决了一个麻烦事。
毕竟,背上反贼的名头总是危险的。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要派兵勤王,成了关键的难题。
“主公既召开此次会议,当是已有了决策。”秦商道。
“不错。”姜舒微微颔首,看向众人道:“我欲行勤王之事。”
沧州刺史高康在二次接到勤王诏书时,立即发出信函公告,对苏眠投靠氐族、攻打江清城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又说自己很想亲自讨伐叛贼,奈何要抵御边境南蛮的骚扰,分身乏术,只能在口头上响应勤王号召。
附近其余几州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不是找借口推辞就是干脆没有响应,毕竟要在冬天出征打仗,所耗甚大,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数万人军队的战争物资消耗的。
而相较沧州,郇州距离陈南郡就更是路途遥远了,纵使派出军队,也不一定能来得及救下小皇帝。
倘若是按照邢桑所说的那个三月内杀魏天子的赌约期限来算,那除非他让飞鹰队全部自杀复活在陈南郡,否则根本不可能赶得上。
在这般希望渺茫的情况下,姜舒不惜耗费大量物资出军,所求的肯定就不是救皇帝了。
他有两个目标,一是趁乱占取淮州地盘,二则是收拢人心。
人心即口碑,哪怕此次未能赶得及救下小皇帝,起码他派大军来救了,有郇州大军在,便能阻挡氐族进一步向南扩张。
这于寻常百姓也好,官员士族也好,都是一剂定心丸,令他们知晓纵使四海皆乱,朝廷无道,然北地依旧安稳,仍有地方可供他们容身。
在座都是聪明人,稍加思考就能明白他做此决定的用意。
“如果决定出军,那这次就是我们在南地战场上的首次亮相,得好好准备。”张子房先是道,旋即问:“主公打算出多少兵马?”
“苏眠先带军三万包围陈南郡,其后邢桑又率五千轻锐奔赴战场,在凌州一带,至少还有三万以上的增援,南地多方势力混杂,局势瞬息万变,以防万一,我军起码要出军五万。”姜舒语气缓慢而慎重道。
闻言,在座之人皆面色凝重。
谢愔曾道郇州兵寡,这话不是随口说说的。
郇州确实兵微将寡,一来,受地理位置所限,郇州西和匈奴国相接,北与东胡鲜卑部族相连,边关必须派重兵把守,除非是和这些北方胡族战斗,否则边军铁定挪动不得。
二来,密阳这几年虽一直在招兵,可与此同时,他们的仗打得也没停过。再加上郇州发展起来后,百姓的日子逐渐好转,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很少有人愿意卖命去当兵,于是每年招收的士兵数量也在减少。
直至今日,若不算上步惊云军队,郇州范围内可外派出征的军队不过才万人而已。
然兵少,却不代表他们实力弱。
这万人兵士每个人都经受过军营严格的训练,除了定期的考核,军营每隔两月还会进行一次军事演练,为提高士兵的积极性、归属感和竞争意识,又辅以特殊的激励机制,在这般训练下培养出来的士兵,各个都是能以一当十的雄兵。
军中的武吏,绝大部分都识文认字,懂得兵法,参加过武学的考试。
更别说还有张子房亲手培养的神机营。
从军官至士兵至武器营,单独拿出来都是一支劲旅,组合起来乃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有这样的雄师在,他们并不畏惧打仗,只是对于姜舒口中的五万大军,大伙都有些疑惑。
卢青思索着说道:“假使步将军可带兵三万,郇州出兵一万,还有一万兵士从何来?”
姜舒食指轻叩桌沿,吐出两字:“雍州。”
·
商议定下出兵计划后,姜舒先是给步惊云发布了任务指令,令其带兵返回密阳,随后又写了封信,派人送往雍州。
信上的内容,便是向荀凌借兵。
其实,段英雄所率领的那支乞活军,他可以靠发布游戏任务直接调用。
不过考虑到人家现在毕竟已投于荀凌门下,且自驱赶匈奴戴罪立功后,就已洗去叛军身份,成为了正规的雍州军,以免给荀凌造成什么误会,还是麻烦些,走“借兵”的流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