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国大军来得比姜舒想象中更快。
到底占据着地盘优势,楚军可以一边沿途抢收粮食做军粮,一边等待后方军需抵达,故大军至嵩城也没有停留,一路行军北上,短短几日便推进到了伏龙县近郊,在赤岭山脚安营扎寨。
消息传来,姜舒知晓明日必须出军迎战了,否则再叫楚军推进半日,伏龙县就会遭到围困。
是夜,魏军营再度召开军事讨论会议。
这回人员到得很齐,除了被派遣在外的卫熹、鲁坚两军,所有大小将领与谋士齐聚一堂。
众人皆知,接下来这一战至关重要,胜则长驱直入,收复天下指日可待,败则南地难保,多年努力恐付诸东流。
会议上,众人围绕沙盘或站或坐,罗列了多条计策,斟酌了多种可能,尽可能将每一种敌军有可能会实施的战术分析透彻。
选择这种方法是无可奈何,自伏龙城失利后,邢桑显然意识到自己的军队中藏有细作,于是他一手掌控了全军,将一切军事部署都隐于暗处,纵使卧龙阁间谍再多,也难以打探出什么重要情报。
不过尽管如此,军队显露于表面的信息却是掩盖不住的。
比如楚军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实则水分颇多,除去后勤民兵和辎重运粮队伍,真正拥有战力的士兵不会超过十万。
因此,单从兵力而言,两军算是旗鼓相当。
至于军队实力,魏军虽占据武器优势,然三种火炮都已上过战场,要想给敌军造成一开始那种轰动震撼的效果是不可能了,敌方对此定然已有所防备。
除此之外,冷兵器方面,魏军具有超前技术支持,刀槍锐利精悍,但楚国经过这两年来的不断钻研锻造,兵甲同样锋锐坚固,不弱于魏军,况且邢桑所率多为体魄强健、英勇善战的胡兵,骑射武艺上亦具有一定优势……
总而言之,就是决不能轻视。
这场会议一直持续到亥时末方才结束。
散场前,姜舒嘱咐众人务必好好休息,养精蓄锐,而事实上,他在回到房间后,却是一整夜辗转难眠。
他控制不住地转动思绪,过往的一桩桩战事、每一次的送军出征迎军凯旋、和邢桑的相遇相处等等,种种画面巨细无遗地在脑中流过……
分明回忆了很多,思索得脑袋都开始发疼了,但在睁开眼,望见那被月辉照耀着的床帐时,却又感觉好似什么都未想起过。
不知不觉,挨到了天亮。
当黎明苍白的光线射入窗棂时,姜舒终于认命了,不再强迫自己入眠,而是起身穿上衣服,坐到桌前看起了地图。
不久后,外面传来僮仆的脚步声和扫帚扫过廊道的“刷刷”声。
又过了一阵,天光渐亮,到了他往常起床的时间,子明前来敲响房门。
姜舒道了声“进”,子明捧着盥洗用具推开房门,抬眼看到坐在堂前衣着整齐的青年,显然吃惊了一瞬。
不过他很快收敛了神色,什么也没有多问,安静地入门服侍主人梳洗,换上为今日誓师而专门准备的礼服。
这一日的清晨似乎与往常没什么区别,姜舒不紧不慢地洗漱吃饭,查阅下属送来的文书,直到侍卫汇报,军队集结城外,他当即放下文书,前往城门。
登上城墙时,朝阳已经升起。
金色朝晖下,只见城外军队布列严整,军容威仪,浩浩荡荡,犹如黑红交错的浪潮。
手持弓弩长剑的轻骑、全副武装的重骑、威风凛凛的步兵、充满金属与火药味道的神机营、气势诡谲的飞鹰队、身披白衣战袍的医者营,还有前方领兵的将领,所有人英姿勃发、气宇轩昂,其势汹汹,令人心中震荡。
而事实上,城下列阵的并非全部士兵,一部分军队已提前开拔,否则十万大军,队伍太过庞大,恐怕难以在午时前行至战场。
没有多耽搁时间,一览众军后,姜舒从侍卫手里接过喇叭,宣读誓文。
军誓之词,他早已熟记在心中,不必刻意回想,便能流畅说出。
“整尔众,无谨其端,听予命令!”
高高的城墙上,青年头戴玄冕、身着玄赤华服,迎光而立。
人们看不见其清雅的面容、滚动的喉结,只见冠前垂落的玉珠闪烁,风中拂动的衣袖散发出寂然而厚重的威势。
“今戎兵不宾,侵败王略,挠我边陲,害我穑事,毒流于庶民,恶极滔天!
“吾顺天之命,敕令尔等讨伐恶贼,望众将士一乃心力,锐乃戈矛,生歼大憝,夷灭胡虏,光复我国土家邦!”
扩音器传出的声音失真却不乏气势。
阵前将士率先响应,手举旗帜,高声振呼:“誓灭胡虏,复我家邦!”
“誓灭胡虏,复我家邦!”
“誓灭胡虏,复我家邦!”
口号声若疾风蔓延,传遍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