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北平府

两根杏树的枝条作剑, 在习武之人的气劲中散发着杀气,赵希言的剑术为燕王亲自传授,后派专人为世子师教授武艺, 其中还有陈平与燕王府的护卫指挥使。

几招比试下来, 陈平越发力不从心, 赵希言便道:“我已不是当年稚子, 长史可莫要谦让。”

比试时,旁侧突然传来琴声, 虽不通音律,但常年混迹风雪场所,便也能听得出词曲好坏的一二。

鲜红的指尖轻轻拨动着琴弦,悠扬婉转的琴声从伏羲琴身内传出,与琴音一同的还有歌声,“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广平府——

同一时刻,但广平府与与京城宁静不同, 此刻,燕王大军正兵临广平府城下, 十万大军压境,密密麻麻围堵住了城墙。

火.器营在最后,□□手在旁, 两翼骑兵,攻城的步兵身着重甲, 他们的脸上都布满了战争的烙印。

朝廷为护济南京畿之门户, 故提前在广平府增设了守军,经管如此,可广平府最高掌权者广平知府十分胆怯,尤其是亲自见到燕王的大军阵仗又素来听闻燕王之勇, 便暗中将家人送走,下令军士死守,且铺设路线,做好了一旦城破就逃亡的准备。

另一侧的燕王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士们士气高昂,至广平府城下时,燕王并没有急于进攻,与百姓们认知勇猛不同,燕王在战场上并不焦躁,他求得不仅是胜,还有稳重,以最少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

入阵前,后营抬来几坛子佳酿,将将士们手中的陶碗一一斟满。

“燕国的勇士们,寡人定北方,你们有不可没的功劳,你们是燕国最大的功臣,你们选择了燕国,是寡人之幸,而今朝廷不仁,权臣当道,国将不国,寡人为太宗孙,岂能坐视不理,今兵临城下,燕国大业,亦仗诸位。”

燕王作为封国的君主兼将帅,每一次出征皆与士兵同吃同睡,因而在军中的声望无人能及,燕国属臣便不敢生作乱之心,相比于一盘散沙的朝廷,燕国的君臣将士则万众一心。

咚咚咚!——

城下的战鼓响起,燕国的将士整装待发,凉爽的夏风拂过冰冷的武器,在枪.炮之间游走,从铁骨铮铮的燕国将士身上吹过,洗去一身风尘。

伴着鼓声,身披重甲的步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其势气足已将守军吓得腿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数十名士兵持盾在最前,挡住抗云梯的将士,伴随着源源不断的鼓声,军中忽然响起了一阵歌声。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歌声一点一点渗透进攻城将士们的心中,与战鼓声一样鼓舞着士气,此行,成就的是帝业,将士们心中皆燃起了一把,比抗击戎狄还要振奋的大火,身上的热血正被这把火一点一点燃烧着至沸腾。

---------------------------------

——紫禁城——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突然传来琴声与歌声,让赵希言变得尤为兴奋,被困于宫城内百般聊赖的她忽然来了极高的兴致。

“陈长史可要小心了。”赵希言提醒道。

陈平看见赵希言散漫的眼神突然变得坚韧,于是握紧了手中的杏枝开始认真的陪同世子比剑。

枝条在空中飞舞,甩出一道又一道鞭笞的巨响,随后相撞在一起,推进又退后,前几招难分高下。

夏风略过抚琴人,吹起襦裙双袖间搭着的粉色披帛,长长的绫罗吹向一边,随着风漂浮不定。

内侍端着抱握在胸前的双手守候一旁,女子心无旁骛,沉静在自己的琴音之中,偶可听见红墙外传来的气息,与剑气之声。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琴声顿,剑声来,琴声起,剑声匿,琴声入耳,弹琴人入执剑人心。

执剑之声亦入弹琴人之心,此琴舞得极快,是在鼓舞,也是在期盼。

弹琴人的琴音声声悦耳,难叫听琴人不动心,执剑之时也多了几分争胜之心。

剑胆琴心,不经意之间,心意相通。

-------------------------------------

——广平府——

燕王身着铠甲手握腰间悬挂的配剑静站在军阵中间搭建的木台之上,旁侧执旗指挥的军官则盯着燕王,时刻等待修改军令指挥军阵。

城下进攻,而城上守军也开始了紧张的防守,守成将士一声令下,箭如雨下。

燕军将士停步举盾,抗云梯的士兵躲闪不及,倒下后便有人迅速替补上。

燕王见此,于是走到高高架起的皮鼓前亲自击鼓,燕王的鼓声频率较击鼓将士要快许多,同时后方再度传来一阵歌声,“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将士闻鼓声进,倒下之后陆续有人替补,不畏死之心,使他们成功走到了城楼下,近半个时辰,云梯被成功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