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御书房里。

“陛下, 前几日,汉王府发生那样的事情,现在整个京师的人都在议论汉王殿下德行有失才会招来惊雷闪电。”解缙是他们几人中说话最直的一个, “陛下,您的登基大典是要事,是大明的盛事, 决不能出一点差错。”

杨士奇接着说道:“陛下, 解大人所言极是, 汉王殿下如今招人非议, 还是不要出席登基大典比较好。”

杨荣紧跟着说道:“陛下,如果汉王殿下出席登基大典,像前几日那样招来惊雷和闪电, 甚至天火, 怎么办?”

“陛下, 您的登基大典不能出现一点差错啊。”

听着杨士奇他们三人的话, 朱棣陷入了沉思。

“陛下,汉王府的事情闹得全程皆知, 您要三思啊。”

“陛下……”

杨士奇他们身为朱棣的心腹重臣,处处为朱棣考虑着想。关于不让汉王参加登基大典一事,他们也是犹豫了几天, 这才敢向朱棣提出来。

“三位爱卿的话, 朕心里有数。”朱棣自然也能感受到杨士奇他们的一片真心。

杨士奇他们三人听到这话,心里便放心了。

“陛下, 臣还有一事要说。”

朱棣看向解缙, 温声道:“爱卿请说。”

“陛下, 等您的登基大典结束, 您该让汉王殿下回云南封地了。”解缙说道, “陛下,臣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汉王殿下不适合待在京师,更不适合待在您的身边,否则有可能会给您招来……”【不幸】两个字,解缙没敢说出来。

杨士奇又接着说道:“陛下,云南是南疆重地,您即位后,云南周边的几个国家都没有派人来朝贺,您应该派汉王殿下去云南震慑他们。”

杨荣说道:“陛下,汉王殿下骁勇善战,又是您的亲子,他去云南镇守,周边国家自然不敢小瞧大明。”

解缙言道:“陛下,云南周边的几个国家一向都不老实,早就该派一名威严赫赫的将军去镇守,您让汉王殿下去云南,不就是为此吗?”

朱棣轻轻颔首:“朕让高煦去云南,的确是让他震慑周边的国家。同时,也监督云南官员,防止他们与外邦勾结。”

“陛下,您既然有此意,等登基大典结束后,您还是让汉王殿下回云南吧。”

“陛下,除了汉王殿下,其他几位王爷也该回封地了。”杨士奇劝说道,“这么多藩王滞留在京师,并不是什么好事。”

朱棣轻点了下头说:“朕正有此意。等登基大典结束后,就让藩王们回封地。”

杨荣他们连忙说道:“陛下英明。”

朱棣微微笑了笑,随即看向杨士奇,“等登基大典结束后,士奇你该教导瞻基读书了。”

“是,陛下。”

“瞻基这孩子喜欢读书学习,每天都问朕,你什么时候能教他读书?”朱棣摇摇头,无奈又宠溺,“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书,还说如果你实在太忙,没空教他读书,让朕给他换一个先生,朕就没见过这么爱读书的孩子。”

“是臣的罪过,一直没有去教导殿下。”

“瞻基还说了,你如果再不去教他,他自己都能把春秋三传读完了。”朱棣深深无奈,但是语气又充满骄傲,“这孩子每天至少读书两个时辰。朕和皇后都没有催他读书写字,他自己非常乖地读书练字。”

“没想到殿下如此好学。”杨士奇开玩笑道,“臣三四岁的时候只知道玩乐,被爹娘逼着读书。”

解缙说道:“臣六岁才启蒙,那个时候不愿意读书,每每都是被夫子和爹娘逼着读书。”

杨荣也说道:“臣小时候也不愿意读书,被爹娘打着读书,像殿下这样自己爱读书学习的,还真是少见。”

朱棣想要听的,就是他们这番话。

“朕小时候也不愿意读书,那个时候父皇在外征战,管不了我们兄弟几个读书,大哥就负责教导我们读书,我们兄弟几个调皮的很,没几个愿意读书,当时把大哥气的不轻,朕还因此挨过不少打。”想起小时候读书的情况,朱棣的脸上不觉露出怀念的神色,“大哥当时为了能让我们好好读书,对我们各种威逼利诱,结果还是没有效果。朕原本以为朕也会像大哥那般对孙子威逼利诱才能让孙子好好读书,没想到朕完全不用操心。”

“陛下,殿下如此勤奋好学,是您的福气啊。”杨士奇笑着说,“臣经常为家中几个孩子读书一事头疼,他们都不太愿意读书。”

“殿下读书不用人操心,真是让臣等羡慕陛下。”他们不是在拍马屁,是真的羡慕朱棣能有如此听话又勤奋好学的孙子。

听到杨士奇他们这番羡慕的话,朱棣心里骄傲极了,不过他嘴上却说:“这孩子有时候读书就是半天,朕担心他太过喜欢读书,把自己读成书呆子。”

“陛下,殿下钟灵毓秀,怎么可能会变成书呆子?”皇孙殿下全身上下充满机灵劲儿,让人看了十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