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0章 对不起啊,马上皇帝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知道明国准备在科举考试中引入《荀子》篇章,汤思退的第一反应就非常实在。

“北朝朝廷没有人反对吗?”

汤思退大大的眼睛里充斥着大大的疑惑,眼中透出的疑惑之光仿佛能覆盖整个古今岁月。

辛弃疾可没有这种疑惑。

“有啊,当时反对的人不少,反对的意见也挺多,但是支持的人更多,所以还是通过了。”

辛弃疾寻思着之前那场小小的政治风波大概是平息的太快了,所以尚且不为宋人所知,以至于他们还不知道曾有人愿意为了这场变革做殉道者,做了螳臂当车的蠢事。

所以他们自然也不会知道苏咏霖是如何雷厉风行的解决掉了那些反对者,推行了新的变革。

汤思退不知道个中内情,觉得辛弃疾淡淡一句【反对的人不少,但是支持的人更多,所以就通过了】实在是太雷人了。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南宋,汤思退甚至都能想象南宋内部要吵成什么模样,说不定到时候吵着吵着都要打起来,弄不好还要出人命。

开什么玩笑,荀子那种离经叛道的言论也能被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之中?

汤思退不曾深入学习荀子,但是他读的书多,对荀子的言论也有一些了解,他知道荀子的言论到底是多么的能够引发争议。

可是在明帝国这里,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让这本书进入了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之中吗?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明帝国到底怎么了?

他们的科举……真的是科举,真的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吗?

汤思退咽了口唾沫。

“荀子的言论,我也稍有涉猎,与圣人经典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的,若是引入科举考试进行考核的话,恐怕……”

“还好吧,没什么人在意的,现在也完全通过了,而且比起文科,其实我们大明国上上下下都更加在意理科法科和工科的考试。”

辛弃疾笑道:“我朝皇帝陛下说了,圣人经典虽然好,但是前人研究了千年,早就把该研究的研究透了,继续研究也不会有什么所得,所以与其皓首穷经,更重要的还是理科法科与工科的考试。”

汤思退再次被雷到了。

明国皇帝苏咏霖居然说圣人经典考试不重要?

他居然说更重要的是其他科目的考试?

“北朝皇帝陛下当真是如此说的?”

“是啊,不仅陛下如此认为,其实我们朝廷也是这样认为的,经典确实已经研究太久了,前人注释早就比原著更多了,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个人有个人的理解,继续研究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其余三科上。”

辛弃疾又喝了一口酒,眯起眼睛笑道:“法科,顾名思义,就是讲究法律的,国家建立,法律是最重要的,并且法律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所以陛下设法科考试,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

理科是讲究天文地理算术等世间真理之道的考试,故此命名为理科,陛下认为行军征战、农业生产等等国家大事都需要理科所研究的学问出力,所以特设理科考试,培养人才。

工科也是一样的,行军打仗需要军械,需要营房,百姓居住需要房屋、城池,农业生产需要水利工程等等,所以我朝也需要百工人才,陛下于是特设工科考试,培养人才。”

辛弃疾竖起三根手指,把除了文科之外的三科考试给汤思退大概的讲解了一下。

而汤思退显然已经被明国科举考试的内容给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科举考试素来都是读书士人角逐文才的舞台,是选拔最优秀的文人的舞台,可是明国科举考试是个什么情况?怎么连工匠都要上场考试了?

“百工也能参加科举考试?”

“为何不可?只要于国有利,就是人才,只要是人才,就要唯才是举,这是我朝陛下认为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就该不拘一格的录用人才为国家服务。”

汤思退彻底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样的科举考试了。

明国的科举考试只是挂着一个科举考试的名号而已,内里,已经完全不同了。

感觉有点曹孟德唯才是举的意思?

一场接风洗尘的宴会本来是为了安抚辛弃疾的,结果汤思退自己给搞不明白了,于是宴会之后,汤思退立刻前往皇宫拜见赵构,把探知到的消息告诉了赵构。

赵构对此也相当惊讶。

“文理法工四科分科取士?工也算士?”

赵构诧异道:“苏咏霖到底是怎么想的?分科取士也不是这么个取士法,他这明显是把四科并立,而且文科里居然还要加入荀子文章,这……他是怎么通过朝廷评议的?”

赵构有些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