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这怎么可能!与,要加大力度。
前线山区大战的时候。
根据地后方,赵政委走进了机械厂。
如今的赵家裕机械厂,对比三个月前有了极大的发展。
使用火车头改装的蒸汽发电装机量超过一点六万千瓦,完全满足了机械厂的电力消耗,顺便给团部都接上了电灯,炸药厂那边也在筹备,电炉炼钢日产量超过一百吨,金属初步加工能力也达到每天一百吨,和钢材产量持平。
不过因为原材料的问题,无法全力开工,毕竟,平均每天收集一百吨以上的废钢,对于如今的晋西北而言,完全不可能。
另一边的枪械厂生产线也调试完毕,正式投入生产,每天能生产超过五十套机枪零件,等技术工人的问题解决,未来产能还能进一步提升。
而且。
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源源不断从全国调集过来的技术人才。
以及陈老板的大力支援——提供稀有金属添加材料,送粮食或者武器弹药的时候,偶尔无规律免费给一些先进机械设备,六位大师傅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赵家裕机械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
八月开初,新的五十吨级电炉装机后,为了检验生产能力,磨炼工人技术,以及为了计划中的炮弹生产线测试技术。
机械厂按照陈老板给的鬼子四一式山炮图纸,在大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一个月时间,试生产成功五门炮,以及三个基数的炮弹。
五门炮经过测试,质量过硬,和鬼子的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因为比不上陈老板的博福斯,毕竟鬼子四一式射程只有六公里多,都给送到旅部去了。
“政委。”
看到赵刚过来,机械厂厂长孙德胜走出来迎接。
“孙营长。”
赵刚习惯叫孙德胜为营长。
看着一身工作服的孙德胜,赵刚总感觉说不出的古怪。
这位原石友三的手下,新一团之初就跟着李云龙的家伙,刚到独立团的时候,文化水平并不高,仅仅认识日常用字,也就是初入小学的水平。
刚来的那会学习也不认真,团里中等水平,三年前才下决心认真学习文化知识。
但难以置信的是,短短一年多点的时间,就能独立自主阅读一本书籍,而且是机械类专业书籍,并理解书中的知识,堪比普通高中毕业生。尤其是大师傅来到之后,在大师傅的教导下,水平蹭蹭的涨,到如今,机械方面知识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本专业大学生。
短短三年时间,在兼顾战斗任务,部队训练的同时,从小学生不如到如今的新手机械工程师水平。而且这家伙现在还一边和坦克部队训练,一边组织机械厂管理和工作,两手抓,没有出任何岔子。
让赵刚本能觉得属实难以置信。
更加古怪的是,这样的例子,在独立团并不少见。
和尚,王喜奎,曹满堂,黄宝旺,沈泉,岩盛……一个个文化水平现在都非常高,最低也是高中毕业水平,高的堪比硕士生了。
比如黄宝旺,这家伙作为后勤物资管理负责人,靠着一大堆统计类书籍,经常请教炸药厂的化工大师傅,有着极其敏锐的数字直觉,仅仅从详细账单中,就能看出哪里物资有问题,哪里出现了蛀虫。
和他这个正牌大学生一样了。
甚至连最近才开始努力学习的李云龙,肚子里的墨水也越来越充实,能拿着一本书和他聊得有来有回了。
这群人,仿佛都没有知识理解障碍,只要一步步的来,不跳跃式学习,任何基础类的知识都能掌握,哪怕高深一点的,花些时间也能啃下来。
这不符合常理。
他在燕京大学里见到的那些超级顶尖天才,在国外都闯出大名声的家伙,也就这个学习天赋。那种人,这么多年来也就十几个。而独立团里面有一大堆。
好在这是好事。
压下心里的疑惑,赵刚说出了他的想法:
“咱们现在,有没有能力生产全套铁路设施?”
目前根据地运力需求极大。
不仅仅是陈老板的万都起步的粮食,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还有机械厂每天消耗的几十吨废旧钢材,发电机消耗的大量煤炭。
现在靠大骡子拉新式板车,加上大量人手还能撑一下。
但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再过个半年绝对不够了,人再多也没用。
虽然运输队规模越来越大,大骡子也越来越多,但双方增长完全不成比例,况且大骡子主要装备部队,而部队也在急速扩张。
靠陈老板的汽车不现实。
汽车运输能力虽然强,但需要动机械的人维修和保养,今后部队也计划装备大量汽车,所以赵刚第一时间想到了火车。
火车载运输能力比汽车大大,但技术难度却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