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朱厚照做好人(28)
◎明武宗的艺术照◎
唐寅嘴上说不帮忙, 到底是给好友提笔画了一期潘金莲。
不同于寻常的仕女图,女子呆呆地站着画中。他画的是美人的名场面, 只见她素手掀开窗沿, 美眸睁大,樱唇微张,似乎对于砸到人有些惊讶。斜斜的发髻垂在她的耳畔, 一缕风流的碎发从髻子里偷溜出来,被窗外的风吹动。
“妙啊!”
文徵明看他落笔完成,大呼精彩, “许久不见, 伯虎兄的画技越发精进了!”
唐寅老脸一红,他之前虽然在桃花庵里面避世,但是人生在世, 哪里是能逃脱开来的。他要穿衣吃饭, 每日睁开眼必定要用到钱。
他偶尔会作一些美人图,拿去书坊换钱。这事儿瞒得深,很少人知道他是风月画手。
文徵明拿着唐寅的画稿,不愿意抢了朋友的功劳。他说:“我明日就跟东家引荐你,说这是你画的。你跟东家讨一门差事,岂不美哉?”
唐寅听得连连摇头。
“我学了那么多,若是不能卖与皇帝家, 倒不如回去桃花庵做一个自由人。”唐寅是考过科举的人,当年差点就能考上了。他有文人的傲气,拒绝道:“为别人做事……不是我所愿。”
文徵明拍了拍好友的肩膀,对他的想法有些理解。好友对外说是考科举不中, 心里失望, 不想再考了。
可是说心里话, 谁不愿意出人头地呢?
他劝道:“你来都来到京城了,何不见一见我的东家?我瞧不准东家的为人,想让你帮忙看看……”他表露出几分对生活的担忧,唐寅果真答应下来,说陪他去见人。
文徵明见他答应,心想一定要在万岁面前举荐好友!
从前的唐寅不是这样的,他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是江南的风流才子。他从小到大报读经义,以匡扶社稷为己任。他和文徵明年少相识,两人是同一年生的人。初见的时候,不过十几岁的年纪。
论家世,唐寅的父亲是一个小商人,文徵明的父亲是当官的。按理说这样的两个少年是玩不到一起的,然而唐寅年少聪慧,而小时候的文徵明是家人眼里的笨孩子。
文徵明八岁依旧说话不利索,更别提读书。他十一岁才开始读书,他起步晚,读得自然比同龄人差上许多。而年少是的唐寅很会读书,他在偶然的机会上被文父赏识,文父让他和文徵明相交。
类似学霸带一带学渣的意思。
十五岁那一年,唐寅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苏州府学,在名校读书。二十八岁那一年,唐寅参加乡试,被点为应天府乡试第一名。本该是有大好的前程,结果年轻时候的唐寅为人太张狂,他写诗大赞出考官慧眼识珠,又向许多自己认识的人写信,炫耀这一件事情。
他给为官的文父写信,文徵明去信道:“我父亲说你有才华,但是为人不要这样轻浮。”
太得瑟容易招人恨的!
当时春风得意的唐寅哪里听得进去,他写信给文徵明说:我本是这样的性格,你不喜,以后我们就不要相交了。
弘治十二年的春闱考试,也许是因为唐寅太出风头,又或者是他的答卷写得太完美。他被卷入了一场科举舞弊案,有官员认为他作弊。锦衣卫没有抓到唐寅作弊的证据,但是他本人曾拜访过主考官。
以孝宗皇帝的理解,这个唐寅有作弊嫌疑,但是没有证据,疑罪从无,但是不能轻易放过。皇帝判了唐寅“夤缘求进”,认为这个人十分功利,故革去他的功名。
唐寅知道自己的名声臭了,以后科举也不会有希望,从此一蹶不振。他自建一座桃花庵,一来是对生活消极,二来是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要不是为了好友,他根本不愿意再来到京城,来到这个让他难堪的地方。
当年他以为自己能高中,谁知被锦衣卫抓走,将他关进去牢里审问。
“伯虎兄。”文徵明喊醒他,“你还没吃过京城的点心吧?京城的口味跟苏州相差大了,最近我爱吃软甜的爱窝窝,喏,彭儿出去买几斤回来……”
他让长子文彭出去买来点心和酒肉,好给唐寅接风洗尘。孩子在北京国子监上学,好歹遇上休沐日能回家玩耍,拿着一串钱,飞快地跑出去了。
……
唐寅一到京城,萧靖那边就知道了。
他惦记着几个亿的大佬真迹,拿到就是赚到!他一想到自己能白挣几个亿,就觉得特别高兴!
“嫣儿的新裙子可做好了?”他问,“过几日我带你去游湖,再让画师作几幅画。”
张嫣翻出来自己的白裙子,裙脚绣着荷花的模样,罩着一层薄纱,看起来仙气飘渺。她脆声道:“早就做好了,就等着万岁爷哪天有空呢。”她也稀罕,舅舅口中价值几个亿的画到底能美成什么样子。
万岁派人给文徵明捎了一个口信,说三天把人带去翁山泊,想要唐伯虎画一张人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