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高川的第一次推理

01_

“这就是在西郊公墓发生的事情。”骆松说着,将一沓照片递给了高川。

高川接过照片,顿时被照片中的场景震撼得瞪圆了双眼,深深地倒吸了一口气,拿着照片的手止不住颤抖起来。

高川盯着手中的墓园案发现场的全景照片,视线从被缠绕着尸体残块的十字架移到了十字架前的三块墓碑上。他又翻到下一张照片,是从十字架背后往前拍的,正好从正面拍下了这三块紧挨着的墓碑,墓碑上的名字清晰可见。他用手轻轻抚摸着照片中程卉卉的墓碑,嘴里轻轻呼喊着——“卉卉……”

“兄弟,你没事吧?”骆松关切地问道。他能够理解高川此刻的心情。

高川重重地晃了晃脑袋,做了一次深呼吸,才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很快控制住了情绪,继续翻看照片。剩下的照片,是六块残肢的特写。

“残肢的归属已经确定了,分别是刘永昌的头,王昭的躯干,袁睿的右前臂,卓洋的左前臂,徐铭的左小腿,林旭的右小腿。”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有前臂和小腿?”

“我觉得这没什么问题,你知道的,一般分尸都不会保留完整的四肢,尸体被肢解得越零碎,在抛尸之后被发现的概率就越小。”骆松说道,“本案的凶手在分尸的时候将手臂和腿分别分成前后两段或更多,在组成人形的时候,没有必要拼接完整,只要达到‘形’上的特殊意义就可以了。”

高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像是认同了骆松的看法。

骆松继续说道:“现在杀人动机已经显而易见了,有人在为程老师一家复仇。至于与程家灭门案无关的徐铭和林旭被杀,上一次咱俩见面时,你已经推断出动机了。你说猥亵案被害者王璐璐的自杀是城市周刊的记者陆续被杀的导火索,凶手不仅是在为程家复仇,还同时在向整个媒体界发出警告。我认同你这个观点。目前看来,程云浩的犯罪动机最为强烈。”

“我仍然坚信云浩不会杀人。”高川坚定地说道,“两起坠楼案都没有在现场发现脑浆,这是最大的疑点,袁睿和卓洋是假坠楼也是有可能的。”

“呵呵。”骆松突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袁睿有什么杀人动机?”

“这我就不知道了,查动机是你们的事情,但我确实有怀疑他的理由,在后面我会按照我的推理节奏慢慢跟你说。”

“那卓洋呢?你的想象力十分大胆,你怀疑袁睿也就罢了,卓洋怎么可能会是凶手?”

“我只是列举可能性,卓洋至少有杀李兆杨的动机。”

“他那种样子,能策划并实施这一场令我们焦头烂额的连环杀人案?”

“嘿嘿,我查过资料了,自闭症儿童中有三成患者的智商高于常人,尽管无法正常与人交流说话,无法参与最普通的社会活动,不懂他人的情感表达,看上去像个智障残疾者,但实际上大脑十分清醒,也有同于甚至高于正常人的读写及思维能力。他们不是没有情感,只是不懂如何正确表达情绪,这种自闭症在医学上被称为‘高功能自闭症’。”

“你真的怀疑是卓洋?”

“不是简单的怀疑,我只是在从精神分析学上对凶手进行心理画像,而最具备成为杀人凶手条件的,正好就是这两个坠楼而死的人,你们不觉得很奇怪吗?”高川严肃地说道,“在这个凶手成为杀人狂之前,表现出来的应该是回避型人格,自卑、自闭、孤僻、闷不吭声,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再大的委屈也只是默默忍受。然而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却一直潜伏着反社会人格,他压抑得太久了,一定是遭受了什么重大的突变,导致反社会人格突然爆发出来。回避型人格是他的人格面具,反社会人格才是他的真实人格。至于反社会人格的成因,则可能是由于童年时期的某件事造成的特殊的心灵创伤而导致的。”

“人格面具?”

“对,根据荣格的精神分析中的人格面具理论,一个人为了适应社会与环境,会将自己的真实人格隐藏起来。每个人都有人格面具,你有,我也有,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扮演各种角色。在单位里,我们要扮演领导的好下属和下属的好领导,回到家又要扮演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亲。这并非是虚伪。只要你还在过着群居的生活,就必须戴着面具。试想一下,你在单位里受了气,回到家可能冲自己的家人发火吗?这个时候的你需要戴上面具,给妻子孩子一张温柔的笑脸。这个连环杀手只是把这种无形的面具以有形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我明白了。”魏洪波点了点头,“袁睿的手腕上有多道刀割的旧伤痕,他的同事告诉过我们,夏天里不论天气有多热,也从未见过袁睿穿短袖,我认为那些伤痕是他自虐造成的,他的自虐行为是他真实人格的一种向外的释放,在工作中则戴着川哥你所说的‘人格面具’来掩饰内心。而卓洋呢,他在小学时被同学殴打造成大脑受到严重损伤,也许从那时起他的反社会人格就开始逐渐产生了,而他的痴傻模样,也正好可以将他内心邪恶的一面掩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