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两年前“饮血而醉”杀人事件(第3/3页)

可问题是,谁又真的该死呢?我的心里已经有了几个人选。他们该死——我认为的。

因为这三篇《杀人日记》,警方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凶手先后共杀了四个人,在西郊发现的第一具尸体,其实是凶手杀掉的第二个人。而第一名死者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现,骆松怀疑凶手在文章中说的醉酒后杀死的第一个人可能也是流浪人员,而他的非正常死亡没有引起当地派出所的重视,也有可能他的尸体根本就没有被人发现。

但当时最重要的不是找到第一具尸体,而是阻止凶手继续作案,第三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引起了专案组的高度重视——到底谁是他认为的该死之人呢?或许他是想自己制定“该死”的标准,然后再在人群中挑选目标,又或许,他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杀戮目标,比如他讨厌或憎恨的人。

可是从那时起,凶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凶手抓不住,这案子便无法结案,更重要的是,这个凶手可能仍然藏身于城市的某个角落,正在策划着新的杀人计划。他就像是一枚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会爆炸。

后来H市又发生了几起性质更加恶劣的杀人案,刑警队的破案重点转向了别处,同时,微博网友们对这个连环杀手的兴趣也慢慢减退,舆论压力减轻了,上级的催促也随之减少,这起流浪汉杀人事件也就慢慢成了刑警队警员心中一段封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