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父子间暗藏的矛盾
我问:“他儿子在C大工作?”
“是。”叶秋薇说,“当时人多,方自立没有细说,只说刘智普也是学校的老师。提起刘智普时,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嘴唇紧闭,嘴角外扩且微微下拉,鼻孔急促地出气,显然心存不屑与不满。”
“嫉恨吧,刘向东肯定没少给儿子铺路。”我想了想说,“都说刘向东为人低调,可在宴会上让儿子跟自己坐一桌,实在不是低调的表现。”
叶秋薇继续讲述:“领导们一一致辞后,宴会正式开始。八点,常务副校长挨桌敬酒。之后,刘向东也挨桌敬了酒。”
我哼了一声:“他又不是学校的人,这么做不合适啊。”
“巡桌敬酒时,我留心观察了教职工们的反应,从表情和动作来看,大部分人对刘向东,比对常务副校长还要敬重。”叶秋薇分析说,“结合启动仪式上的座次安排,我觉得,刘向东虽然早就离开C大,但和C大之间似乎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
我默默点头。
叶秋薇接着说:“我所在的桌位,坐的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教师。刘向东过去后,说了这么一番话,‘你们都是年轻有为啊,C大的建设离不开你们的努力,C大的未来是掌握在年轻人手中的,C大的新篇章要靠你们来书写,国家的教育大计需要你们的无私奉献。我代表社会各界的校友们敬你们一杯,你们请自便。’他当时喝了不少酒,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启动仪式上那么明显的紧张。尽管如此,他还是出现了一次结巴,并摸了一下门牙。”
“在这种场合都控制不住。”我分析说,“看来是强迫症无疑了。”
“还不能下定论,而且这不是重点。”叶秋薇说,“重点是他的话。我注意到,他的敬酒词一共有六次停顿,可以分为七句,其中六句的称呼都是‘你们’,只有一句是‘年轻人’。”
我并未记录刘向东敬酒时的话,不好意思地问道:“他的原话是什么,能再说一遍么?”
叶秋薇重复了一遍,我一字不落地做了记录,随后说道:“确实,一共七句话,除了第三句用了‘年轻人’,其余六句的称呼都是‘你们’。”我一时没有头绪,“这说明了什么?”
“正常情况下,称谓在短时间内具有惯性和一致性,其突然改变,往往能折射出心理的微妙变化。”她解释道,“比如在一次业务沟通中,银行的工作人员对客户一直使用尊称‘您’,某句话却突然改用了‘你’,就说明客户的上一句话令他(她)感到了不悦。再比如,你跟某个朋友聊天时,朋友一直使用‘我爸’指代他父亲,某句话突然改用了‘我父亲’,说明你们之前提到的某件事,或者他自己心中的某个想法、某段记忆,突然增加了他对父亲的敬重。还有更常见的例子,情侣吵架,一开始都管对方叫‘你’,愤怒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往往会直呼对方全名。总之,对正常人来说,对他人称谓的突然改变,就是心理变化的明显标志。”
我点点头。
“刘向东说敬酒词用了20秒左右的时间。”叶秋薇继续分析,“20秒内要构思并说出这么一番话,一般人是绝对没有精力对话语内容进行细致深入的思考的。也就是说,七句话连同其中的称谓,基本都是下意识地说出口的。综合这些可以推断,‘年轻人’这一称谓突然而短暂的出现,应该折射了刘向东潜意识心理的细微变化。”
我陷入沉思。
“潜意识的变化与暗示有关。”叶秋薇接着说,“但当时,只有他自己在说敬酒词,其他人一句话也没有说,甚至连大的动作都不敢做,所以,这种暗示应该是刘向东自己施加的,是他的自我暗示。他当时正在说话,所以这种自我暗示一定来源于话语,也就是他突然改变称谓前说的那句敬酒词。”
“C大的未来是掌握在年轻人手中的。”我盯着笔记本上的记录,思索片刻,不确定地问,“他自我暗示的来源,就是‘C大的未来’?”
“完全正确。”叶秋薇平静地看着我,“在七句连贯的话里,称谓的改变,只在‘C大的未来’出口后发生了一次。这说明,‘C大的未来’对刘向东造成了自我暗示,从而引起了称谓的改变。照此推断,在潜意识中,刘向东并不认为C大的未来掌握在‘你们’——即我们那一桌年轻老师——手中,而是掌握在‘年轻人’手中。也就是说,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口中的‘年轻人’和‘你们’是有区别的,指代的是不同的人。”
“不同的人——”我一愣,下意识地抬起手,又迅速放下,看着她说,“‘年轻人’指的,难道是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