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艾米·凯伦在星巴克一边排着队,一边看着店里另一头的一群顾客。他们充满活力,嬉笑打闹着,显然他们彼此很熟,而且关系很好。她完全可以过得像他们一样。她还不到三十,身材苗条,扎着根马尾辫。她一身职业打扮——卡其裤,V领无袖衬衫,外搭一件夹克。非常得体,毫不夸张。她喜欢这种风格,并且把它叫做“休闲正装”。

长长的队伍缓慢向前移动,她的眼睛不禁又瞟向围坐在五张桌子旁边的那群人。他们大声交谈,谈话间充满了愉悦和亲昵,一点都不在意有谁会听到他们的谈话。相反,他们看起来很欢迎别人加入。她恋恋不舍地最后看了他们一眼,然后走到柜台前。

“嗨,艾米!今天要来个面包圈吗?”服务生问她。

“不了,我得走了。我约了人。”她回答道。

“看来你是打算‘边开车边喝’了啊?”

“是啊,算是吧。”艾米过了一会儿才听出他这话听着像“饮酒驾车”。

“你下次也留下来参加个聚会嘛!”他一边说,一边瞥了眼正在不断增加的那群人。

艾米有口无心地说了句:“我会尽量参加的。我保证。”

服务生没有问她要点什么。艾米每个星期二都来报到,店员已经不需要再问了;他们早就记住了——卡布奇诺,大杯,四块糖。艾米付了钱,去边上等她的咖啡,不禁又看了一眼那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看起来好开心。

几张桌子被绳子围了起来,还有两个人正把一条巨大的横幅挂到店里的角落:蓝色的横幅上用鲜艳的黄色写着Deafcoffee.com,这下绝不会有人看不见了。

一个年轻人站到讲台上,示意大家安静,于是周围的笑声慢慢停了下来。他引起了艾米旁边在等咖啡的两名顾客的注意。

“他们那些人是干什么的?”其中一个问服务生。

“这是失聪人群的咖啡俱乐部。”艾米主动解释道。服务生看了她一眼,微笑着继续用蒸汽给牛奶打泡。

“是嘛!”那个年轻人回答道。他这才注意到艾米,一米七左右的身高,算上包大概110斤左右。她的肤色一半是晒出来的,一半是用美黑喷雾精心喷的,而且这时他才完全注意到她健美的身材。她的妆容完美无瑕——很显然她在那上面花了好多时间——眼睛是淡褐色的,周围画着淡淡一圈眼线,脸颊上涂着同样浅浅的腮红。今天她把红褐色刘海全部拢起来,梳进马尾辫,脸上清清爽爽。“你和他们是一起的吗?”他问道。

“不是。”她回答道,“呃,其实也算。我是说,不,我和他们不是一起的。我是说,我对他们略知一二,但是,我不认识他们。”

年轻人一脸茫然。服务生过来把艾米的卡布奇诺放在柜台上,就连他也听得一头雾水。

“这个很难说清楚。”艾米嘟哝道。她经过他们身旁,走出门去。她身后,聚会正要开始。

 

在“全手语视频传译服务中心”的一间小房间里,艾米在一台巨大的电脑显示器前面坐了下来,正对着显示器上方的摄像头。通话过程中,拨打电话的失聪人也会坐在一台类似的显示器前,脸处于全屏状态。一个小小的“画中画”屏幕能让艾米看到,自己在电话另一头的对方眼中是什么样子。一开始,她自己看自己觉得很别扭。但很快她也就接受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她的手语动作能让对方看见。现在她已经几乎完全不在意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耳麦。这种调整只是个下意识的动作;而调整她的心态以适应每个通话方的感情需求要困难得多。事实上,这份工作经常让她感觉情绪像被掏空了一样。她只能自己提醒自己,走廊两边的每个办公室里,视频传译的译员们都得面对这种感觉。

视频传译在取代老式失聪人士电信设备(全名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for the Deaf,简称“TDD”)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而以前这种设备是连接有声和无声世界的唯一途径。TDD只限于传译文字,但因为打字和阅读非常花时间,所以沟通极其缓慢。而因特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随着高速视频压缩技术和网络电话技术的出现,一个失聪人和一个听力正常的人能像在同一个房间里一样对话。这就意味着失聪人群能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在美国,有超过一百万人把美国手语作为主要语言,使它成为继英语、西班牙语和中文之后的第四大常用语言。但与前三种语言不同的是,在使用手语交流的过程中,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手语使用者的手势扮演着相当于语法和上下文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