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密谋 4

像保罗・古森这样一位才能出众的人为什么会在中年的时候走上歧途,这个问题使他的几个朋友、“广大”客户以及比利时警察,都颇为费解。他在利日的国家军械厂工作了三十年,技艺精湛,令人信赖。在工程领域,精确是绝对必要的,而他在这方面树立了一流的口碑。在三十年里,他成为公司各种军事产品的顶尖专家。这是一家远近驰名的工厂,专门生产最精良的武器,从女用的小巧自动手枪直到重型机关枪,品种齐全。此外,古森的诚实品格也是毋庸置疑的。

他在战争期间的记录也相当辉煌。虽然在被德国占领期间,他仍然在为纳粹德国服务的军工厂工作,但事后证明,他无疑是在为“抵抗运动”组织从事地下工作。他帮助迫降的盟军飞行员逃离敌占区,向他们提供庇护所。他在工厂里组织了一个破坏小组,使利日生产的武器有很多都打不准,或者打到第五十发子弹时枪膛自爆,把德国士兵炸死。所有这些,都是他的律师从这个极其谦逊低调的人嘴里一点点探听出来的。他在法庭上吞吞吐吐地承认,因为担心解放后的荣誉和奖章使自己尴尬,所以他从未暴露自己在战争期间的活动。这给陪审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律师正是在庭上用这些情况为他辩护,才最终使他获得减刑。

五十年代早期,在和一位国外客户做的一笔利润很大的军火生意里,有人被发现贪污了一大笔款项。古森那时是公司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当怀疑到他时,他的上司冲警察大喊:怀疑值得信任的古森先生实在太荒谬了。

他的经理甚至在法庭上还为他辩护,但主审法官认为,以这种方式辜负人们对他的信任更不可原谅。他被判十年监禁。上诉后改判为五年。由于表现良好,他三年半后获得释放。

他的妻子和他离了婚,把孩子也带走了。那座位于美丽的利日郊区的花团锦簇的房子也就此成为过去。国家军械厂的工作也一样。他住进了布鲁塞尔的一套小公寓里。后来,他开始非法贩卖武器,其中大部分都销往西方世界的地下组织。由于生意蒸蒸日上,他又搬出城住了。

六十年代早期,他得了一个绰号——“军械师”。任何比利时人在国内都可以合法购买武器——左轮枪、自动步枪或者来复枪。在任何体育用品商店或者枪械店,只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证,证明自己是比利时人就行。不过每件售出的武器以及后续弹药的销售都必须在武器制造者的日志上记录,同时还要登记购买者的身份证号码。所以古森从来不用自己的身份证,他用别人的,偷的或是伪造的。

他和城里的一个顶尖扒手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个人除了做国家的客人在监狱里闲住之外,能轻而易举地从别人的口袋里取出钱包。古森用现金把这些钱包从小偷手里买下来,又雇了个高手帮自己伪造证件。这个人四十年代后期伪造了大量法郎,由于粗心,把钞票上“法国银行”[15]字样里的一个字母“u”漏掉了,因此倒了大霉(那时候他还年轻)。后来他转行伪造护照,比之前要成功得多。如果古森需要为客户购买武器,他从不亲自带着伪造得十分出色的身份证去找枪械制造商。他总是找个刚出狱没活干的小偷或者一时没戏可演的演员出面。

和他来往的人中,只有那个扒手和造假证件的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的客户中,有些是比利时黑社会的头面人物,他们不仅不干涉他的买卖,还想方设法地保护他。有的人被捕后拒绝招供枪支的来源,原因很简单,他对他们太有用了。

虽然比利时警方对他的部分“活动”有所察觉,但却始终无法将他人赃并获,而且也没有能在法庭上站得住脚的证词来判他有罪。他们知道他把自己的汽车间改造成了一个小巧但装备精良的铸造车间。他们反复搜查,但除了车间主人随身佩带的熟铁制的大奖章和布鲁塞尔的一些纪念雕像外,什么也没发现。警察最后一次去搜查时,他非常郑重地向带队的警长赠送了一个小于连的雕像[16],以此表明他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

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清晨,古森悠闲地等着一个英国人上门。这是一位最好的主顾通过电话介绍给他的。这个老主顾在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间在加丹加[17]当雇佣兵,从那以后,他就做起了为布鲁塞尔各家妓院看场子的生意。

中午时候,客人如约而至。古森把他领进客厅尽头的办公室,办公室并不大。

“您可以摘下眼镜吗?”客人坐下后他问。看到高个的英国人有些犹豫,他随即补充道:“您知道的,我认为咱们在做生意期间,最好尽量相互信任。喝一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