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第7/11页)

武上刚把耳机放在耳朵上,组里的一位刑警就抱着一大摞成卷的文件进来了。原来是从墨东警察署抽调到调查总部的,组里最年轻的档案部要员条崎刑警。他的身材瘦小,带着眼镜的脸孔总给人一种神经质似的印象。他总是动作飞快,既敏捷又利落。

条崎现在正配合武上,将搜查的进展状况记录作成地图。将大川公园周边地域的航拍照片和居民地图相吻合,摹写下来,再加上详细的标注。这个地图是今后搜查的最基本的参照图。地图要求绝对准确,一切拐弯的小道、空地、房屋与房屋之间的窄小的空间都要画出来,要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状况。如果不准确,那么,将得出的大量搜查情报——可疑车辆的存在、目击证言、现场搜查的取证——绘制到地图上时,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每次参加特别搜查部的工作,武上总是要求制作这种基本情况的详细地图,在最初的搜查会议之前把已经查明的事实标在上面。然后,在下一次的会议前,再重新制作一张,把新的情况添加上去,始终保持与搜查进度同步,直至破案。这样,在破案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会有这样一张地图。如果破案进程受到阻碍,搜查工作遇到暗礁,失去搜查方向时,需要找出在哪个环节上出了毛病,这时候,这个地图就有用了。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地图,往往能比任何方法都快捷地找到问题的所在。

对于最初制作的基础地图,要求应该是最缜密的。随着案情的进展,不仅要有总体地图,还要有部分场所的扩大图。在扩大图上甚至要细致到标明煤气表、下水道的位置。每次武上一个人工作是忙不过来的,总要指定一个人帮忙,这次就指定了条崎做帮手。从开始工作就见他一直在忙,武上看着他工作觉得很放心。

条崎刚把文件放在桌子上,正听着磁带的武上觉着有人在眼前一晃,就睁开了眼睛。

条崎想也没想就开口说道:“你觉得,这话像是真的吗。”

在复制这盘磁带的时候,条崎就听过通话记录。武上按下了录音机的停止键后,伸手拿起了桌上的香烟。

“现在还很难说呀。像发生这么耸人听闻的案子,总会有不少起哄的人跟着信口开河的。”

“按道理这种可能性是挺大的。”

武上吐出一口烟问道:“你怎么看?”

条崎在椅子上坐下来,用手把眼镜往上扶了扶。

“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性。”

“嗯。”

“不过,从这个人说话的方式来看,让人觉得他是个聪明人。年龄嘛,估计是个年轻人。”

“我也这么觉得,大概和你的年龄差不多,你今年多大?”

“二十八岁。”

武上点点头。他觉得这个通话人的年龄超不过三十岁。也许比条崎还要年轻一些。虽然由于变音器的关系,声音听起来怪怪的,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通话人是男性,从说话的语气也可以判断出是个年轻人。

“能给人这种感觉的聪明人,正是能干出像您所说的那种起哄的事儿来呢。”

武上也有同感。

“不过,那个人为什么专门选择电视台呢?” 条崎用认真的口气继续说道,“为什么不直接打给调查总部呢?”

“这倒是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呀。”

“的确是啊。”条崎点点头。

“听见门厅里的人声了吧,看样子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就快到了。”

“有了电视台那档子事,恐怕这个会不会很快就能开完的吧?”

“是啊,我们警察署的署长好像相当紧张啊。”

武上掐灭了手上的烟,看着条崎笑了笑。

“署长只要坐在那儿不出声就行了。对付记者的是管理官和科长的事。”

“我可是头一回接触这么大的案子,您可要帮帮我呀。”

条崎把卷成筒的地图摊在桌子上。是一整张版面的地图。大川公园现在有一部分正在进行改造工程,详细的情况在街面上出售的地图上是找不到的。条崎的这张图甚至把墨田区办事处的位置都标出来了。

条崎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说道:“不管这个电话是真是假,这种方式以及传媒的敏感性,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连续诱拐杀害幼女案。”

那是几年前发生在首都圈内的四名幼女被杀案。现在正在进行审判的该案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不仅给传媒写了信,还把焚烧后的遗骨寄给被害人的亲属。他为什么要那么做,理由是什么,至今仍然是个谜。虽然有多种解释,但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没有一个公开的结论。

“是啊,可是……”武上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是这种类型的跟案子有关系的人的话,就肯定还会再露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