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篇 秘轿案 第一章 涣

涣,离散也。人之离散由乎中,人心离则散矣。

——程颐《伊川易传》

智常修行多年,原以为早已看破无常,此时却才真真体味出无常之患。

智常今年四十六岁,是汴京孝严寺一名僧人。孝严寺在内城西北天波门内、金水河边,原是宋初名将杨业府邸。杨业征辽,为国捐躯,其子杨延昭将这府邸改为家庙,以祭祀父亲。百余年间,杨家后代早已散落,这座家庙也改作一座佛寺。佛寺不大,只有十余间僧舍,二十多名僧人。

寺中住持是了因禅师,于前年年底圆寂。临终之际,禅师将住持之位传给了二弟子。智常是首座大弟子,对此毫不意外,也觉着该当如此。他虽为长徒,却口讷心钝,于佛理参悟极迟慢。了因禅师只教他守住一个“磨”字,慧不及,行来修,如磨镜一般,功夫到处,自然透亮。他师弟智真却极有悟性,又能勤守戒律,长年辅助师父,操持寺院内外诸事,无不妥帖合宜。孝严寺能有他做住持,自然只会兴,不会衰。智常也乐得外无搅扰,继续磨自家那性命之镜,可他却没有料到,无事中竟会生出许多事来。

先是他两个徒弟在他跟前抱怨:“师父倒是清闲了,我们做徒弟的却落了个上不着,下不挨。寺里几样要紧执事,住持全都差给了自家那几个徒弟。这孝严寺眼瞧着,快的压慢的,顿悟撵渐修,往后谁还肯‘时时勤拂拭’?都去争道‘本来无一物’……”智常听了,忙劝诫:“修行是解脱自家性命,清静处才见本心。出家之人,本就是求一个清静,你们倒去争那热闹?”两个徒弟听了,虽不乐,却也不敢再多语。

他去后院净手,开春肠肚有些燥,他蹲在坑头正在苦憋,却听见外头有三个小和尚在低声争论:“智常首座才是真修行,该由他来做住持才对。”

“他哪里成?每回讲经,只会照着念,一句自家见解都没有。哪里像智真住持,不但经文记得精熟,讲解起来,更是字字高明、句句透彻。”

“你忘了老住持在时反复教诲,解得十万经,不及一脚行?修行修行,便得去行。智常首座虽说不得,却处处行得深,这么些年,哪里见他生过嗔恼?他没做成住持,何曾道一个屈?仍旧那般安生清静,如常修行。再瞧瞧如今这孝严寺,佛门生生演成了公门……”

“嘘……住持那小探子来了——”

智常听了,心里微有些着意,倒不是为那住持之位,而是为师弟智真言行。自从继任住持,师弟面上顿时多了些严奋之气,声量也比常日高重,像是事事都要下狠力整治一番。虽说师父在时,行事宽缓,寺里众僧略有些散漫,但于寺规修行上,却并无懈怠,更未见谁敢过犯,哪里须得整治?

不过,智常旋即也明白,就如修行,一人有一人之习性,或刚或柔,或顿或渐,根器不同,强求不得。师父以缓,师弟以严,各有其因,各行其路,缓未必尽是,严也未必尽非。师弟既已是住持,且由他行事吧,因此,智常便也未再多想。

智常还有个师弟,这几年一直在洛阳白马寺修行。他听到师父往生讯息,立即赶了来。诵经超度过师父后,他到后堂来和智常说话,这位师弟心性最至诚,极少道人短长,这时却连声感叹:“如今世风浮薄、人心惑乱,正该我佛门弟子发慈悲愿,拯世救溺。可惜连佛门也染上末法之习,尤其咱们这禅宗一门,如今只知骋口舌之辩,争机锋之巧,却失了那明心见性之本。师父当年见我迷于激辩,便教我闭口修哑功,说不言一字,若能见得,方为真悟。师兄弟几人中,唯有师兄你最质朴少言,以行证悟,这才是修行正途。师父实该命你为住持,一朴皆朴,一诚皆诚,这孝严寺才不至为末法侵染……”

智常当时虽没有多言,那师弟走后,他却不由得独自回想思忖:师父常说我修行虽勤进,心怀却不够宽宏,未具大乘慈悲,只知小乘自渡自脱之法。如今师父圆寂,我若再这般只知自家解脱,恐怕终难修得正果。哪怕不能拯济众生,至少也该教引寺僧。只是,师弟如今已是住持,我若去干涉,势必会生出嫌隙,更有违佛法清静之道……

他这般来回思虑了半晌,非但没有寻出一个好法子,反倒回旋往复,纠结不已。几十年来他夜夜安睡,极少做梦,那几晚枕席却似乎处处硌硬痒痛,让他整夜辗转难眠。

他那大弟子圆照似乎觉察了他这心思,有天清早又凑近他,悄声说:“师父,寺里大半师兄弟都在埋怨住持,说这孝严寺被治成了县衙,住持如县令,他那几个徒弟更是吏人一般,一切柴米油盐、香烛法事,但凡有一文进项,尽都被他们把持。若再这般下去,孝严寺便要成智真府了。那些师兄弟都在商议,推举您来做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