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超级台风

1939年6月13日,星期日晚10时50分,天空电闪雷鸣,暴雨滂沱。从西太平洋上刮来的强劲台风,猛烈地袭击着日本东海岸的馆山。在一个三面环海的海岬上,一栋临海别墅里亮着雪亮的灯光,日军大本营总部的一个紧急会议,正准备在这里召开。

会议的主持人是日军中将山本武夫,此刻他把那扇面向海岬的窗户一把推开,双手叉腰举目外望,呼啸的台风顿时倒灌而入,瘆人心魂。猛烈的暴风雨打着旋儿,掠过怒涛汹涌的海面,疾速的风声犹如群魔舞动的飘带,汹涌的海浪轰击着岸边的礁石,把大自然的伟力、暴力和雄性的力量合奏成一曲雄浑悲壮的命运交响曲。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惊动的不止一个人,顶着风雨到会的有12个高级军官,各个神情紧张,浑身透湿,他们是被山本一通紧急电话连夜召集前来的。

山本武夫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堂弟,现任军方情报中心主任。这个情报中心,对外称“第十一技术研究所”,实际上就是战争情报指挥中心。这个中心权力极大,可以协调日本陆军、海军和航空兵的情报密码机构,还专门设有向海外直接派遣特务间谍的特高课。其成立目的就是利用尖端情报系统,统一、协调和加强军方的绝密情报工作,有针对性地搜集、破译敌对国家(中国、英国、美国、苏联)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战略情报和军事密码,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服务,并为未来太平洋战争争得主动权,博取更大的军事利益。

在这个“战时情报中心”成立之前,日本军方的情报工作都是各自为战,自成系统的。战争开始后,日本陆军就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和封闭的情报机构,而海军也有一套。这种矛盾重重、互不相容的情况与陆军、海军两个军种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有关。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陆军展开了一场当时世界体量最大的情报战。各级情报机构遍及中国沿海与内陆腹地。其中有专事诱降国民党高官的“梅机关”、“兰机关”、“竹机关”、“菊机关”,以及关东军设在东北地区的15个特务机关。还有设于华北和华中的隶属于“北方面军”和“中方面军”的情报机关40多个。而且,陆军在华各个师团的参谋部里,也有相应的情报课。

这些情报机构不仅系统庞大,而且分工缜密,围绕“以华制华”的总目标,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对象的特点进行情报战和谋略活动。有的重于诱降;有的倾全力掠夺中国的战略物资;有的以假钞制造金融混乱;有的专门搜集国民党军队的动向以及英国、美国在华活动的情报;有的专门进行破坏、绑架、暗杀、拼凑反华力量、制造骚乱等活动;有的则针对中国党、政、军进行调查研究与情报搜集。在海外,特别是美国和英国,也有以“商社”、“会社”为名目的或明或暗的情报机构。

日本海军的情报机构是军令部第三部,设有四个课。第五课分管有关美国和拉美各国的军事情报;第六课分管有关中国的情报;第七课分管有关苏联和欧洲各国的情报;第八课分管英国及其所属东南亚各殖民地如印度、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情报。

很久以来,海军主要以派驻国外的武官、工作人员和各种公开身份搜集情报。最多的时候,日本海军驻美国人员达到38人,其中情报官就有21名之多。正是这些人,在美国的东、西海岸布下了两张密不透风的情报巨网。

但是,当时间到了1938年年底时候,这种各自为战、各自为政的情况,已经难以为继了。今天的会议,就是要讨论一份由这个情报网传来的一份极其机密又极其重要的密件。

会议由情报课课长黑泽大佐主持。

黑泽首先向在座的各位通报了一个当天中午12时才收到的十万火急的重要密件,即:美国密码破译专家卡梅尔•德莱恩即将前往中国,受雇于国民党军统局,作为高级军事顾问,协助中国专门破译日军的各类密电码。这份密电得自日本军方设在美国东海岸的情报网——华盛顿武官处和驻纽约的监督官办事处。其实这份密电是两份,两份密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世人所谓的“一代密码界天王”、“世界顶级密码破译大师”、“美国密码学之父”德莱恩即将启程,前往中国。

此一事件,对在座各位情报界的高官,就像今晚的天气一样,是一场精神上的台风和霹雳。

山本武夫坐在上首正中,戎装笔挺,霸气十足,双手支在桌沿上,脸色由红变青,由青变白,脸色始终阴阳不定,一双刀子样的三角眼,从厚厚的眼镜片后射出两道凌厉的凶光,不时地扫视着眼前的属下们。而军官们有的正襟危坐,有的神情惶惑,有的故作平静地吸着烟,在黑泽不厌其烦地念那份长达15页的德莱恩的生平简介时,都一声不吭,静静地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