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个道士 第四章 萍水之缘
也许当时年幼,阅历浅。我并没有察觉到道士这句话别有深意。
只是在跟着叔父回茶馆的路上,叔父问我说,你是不是觉得这个道士特别厉害呀?我点点头说,他懂好多咱们都不懂东西,当然厉害了。叔父哼了一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他还能比我懂怎么泡老荫茶?
说完叔父哈哈大笑起来,我也跟着傻笑,因为那是叔父第一次在我面前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话,看得出问题解决了,心情不错。快到家的时候叔父又对我说,既然你觉得那个道士这么厉害,那这些东西就让你送回去给他算了。
我也爽快的答应了。叔父接着说,如果你和道士再说话,他问你有没有兴趣跟他学习,学他的这些手艺,你愿意去学吗?叔父说完这句话就看着我,似乎在从我的双眼里找寻答案。我这才知道,原来叔父这么问,是因为道士那句“不管是不是来玩都欢迎你”,听出了端倪。
可是我却没有这样去想过,于是我有些慌张,不知道怎么回答叔父。叔父接着说,我跟你父亲并不亲,跟你母亲也是数面之缘,你父亲死后我都是好久才收到消息,既然你母亲将你托付给我,咱们虽然不同姓,但却是血脉至亲。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会好好照顾你。
话题突然有点严肃了,我开始低着头不说话。这个习惯是小时候上私学,被先生骂的时候养成的,以至于我在面对那些我束手无策的情况的时候,我常常会选择低头沉默。
叔父接着说,我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却还没娶媳妇。我爹在解放前是做粮食生意的,有一个米铺子,战乱的时候给抄走了,留下点钱就死了,好不容易挨到了解放,手里还有些金条银票,银票想要折现发现亏了太多,金条也只能卖去黑市,运气好不被抓到,抓到了能抄的都给你抄走。
好不容易攒了那么点钱想要做个小本买卖,将来能娶个老婆,眼看着日子要好过点了,我娘,也就是你奶奶又去世了。我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咱们虽然疏远,但你是这个世界上我最亲的人了。
叔父看上去有些伤感,我也一言不发。叔父说,可我没别的本事,就守着这么点破房子开个茶馆,饿是饿不死,但也没什么出息,如果你留在我这儿,将来顶多是接手我的茶馆继续做下去,否则到那天之前,你都只是个打杂的小伙计。可你才十七岁啊,正是好时候,现在也不打仗了,你如果去上学又晚了,如果你母亲把你托给我,却让我白白耽误你的年轻,这也的确让人很惋惜。
叔父顿了顿接着说,今天那道士,如果我没有会错意的话,他也许有可能想要收下你当学生,所以我问你,如果他收你,你会愿意学吗?我抬头望着叔父,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我觉得我内心是愿意的,但是我又不想丢下叔父不管,非常矛盾。
叔父说,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希望你好好思考,道士这个行业在过去是很受人尊敬的,但是现在变了天,可就不一定会被人尊敬了。但是如果你趁着年轻踏踏实实去学一门手艺,能够解决吃饭穿衣,能够活得不比其他人差,总好过每天当个小杂工,混吃等死的好。
这段对话到这里,也就突然停止了。叔父既没有接着说下去,我也因为内心矛盾而并未立刻表态。
所以那天回了茶馆打扫了那满地的碎瓷渣子,直到吃完晚饭,我和叔父回屋之前,叔父只对我说了一句话,明天咱们要开门做生意了,歇了这么多天,应该也不会太忙,你睡个懒觉吧,睡醒了以后,就把这堆东西给那个道士送过去。
由于叔父也是从他人那里打听到道士,从见面开始都一直“师傅”、“道长”相称,所以我和叔父都不知道那个道士叫什么名字,道号怎么称呼。
而当天晚上,我的确睡了个懒觉,因为前半夜我反复思考着道士和叔父那些意味深长的话,根本就无法入睡,等到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午饭了。
吃完饭收拾碗筷的时候,叔父问我,你是下午给道士送过去,还是改天再送?我想了想说,下午我就送过去。
当天下午,我带着道士留在茶馆里的那些东西,去了道士的家里。
道士问我,你叔叔说怎么没来?我说,现在店里的麻烦事解决了,茶馆又开张了。道士哦了一声,将我带回去的东西一一收拾好,只是那个木人,他拿着走到祭坛前的蜡烛跟前,将木人在上面翻着面花了几个圈,然后在木人的脖子,手,脚上都缠上了红色的线,接着把这红色的线绑在一根筷子上,接着靠在香炉边上。这时候我才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香炉。
香炉放在一个朱红色漆面的高脚台上,香炉的两侧是手腕那么粗的两根大蜡烛,香炉前有三个白瓷酒杯,酒杯里装了液体,那应该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