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难民尸骨

“这……这是真枪吗?”我问道。沙明和高雄都忍不住笑起来,高雄说在缅甸这种地方,找到枪支比找到按摩店还容易,都是中国几十年前的旧型号,当地政府武装和游击队都用。我问能不能摸摸,沙明直接把枪抛给我,我连忙双手接过,这枪是真沉,起码也得有六斤多。枪身已经很旧了,还有不少锈迹。当时,听名字就知道,五六式就是1956年中国研制出来的,后来就有了八一式*,说明这把枪最早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产物,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几年,比我岁数还大。

我问道:“这么老的枪,还能开吗?”沙明为了展示,熟练地取下*,看看里面压满了子弹,又插进枪身,用力顶了顶*底部,拉上枪机,端起来就是两枪。声音很大,他每开一枪,我就眨一下眼睛,震得耳朵嗡嗡响。沙明把枪背在身后,四人由茅屋出发,朝西南走过去。

路上没事闲聊,我问沙明饮水是怎么解决的,全靠到山外面背水恐怕不太现实,太折腾了。他指着左侧:“前面两三公里处有条小溪,水质不错,都是去那里取水。”

我问水里是否有鱼,能不能吃。沙明点点头:”鱼肯定有,味道还很鲜美,但你恐怕不能吃。”

“为什么不能?”我没明白,“这种深山密林肯定无污染,鱼应该好吃才对,是怕我吃不惯那种味道吗?”沙明笑着看了看高雄,高雄说河的上游肯定有村庄吧,沙明点点头,说北面有几座村庄,河水都是从那边流过来。

高雄笑着:“那就对了,我建议今晚就吃鱼,让田老板也尝尝世间美味。”沙明也笑着说可以,我没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想只要你们敢吃,我有什么不敢的。

行走了近两个小时,中途休息两次,阿赞达林康师傅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也给了我喘息的机会,不然在这种地形连续赶路两小时,有时候还要爬上爬下,互相拉拽,我也有些顶不住。等到了地方,看到这是个小山坳,很多地方已经被挖出不少坑,而另一侧都是大大小小的坟包。

沙明说:“这就是乱葬岗了,那边的坟包就是师傅超度之后,又重新埋葬的尸骨,坑堆那边还有不少没加持过的。”看到那密密麻麻、足有上百座的坟包,我心想光凭一个修法者的力量来加持,这么多尸骨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真是厉害。难怪高雄说阿赞达林康是少有的、真正有法力的师傅之一,那些商业师傅怎么可能吃这种苦,受这种罪?

来到坑堆的西北侧,这里有片坡地,阿赞达林康说就在这里开始挖吧。我说这么大片的地,要怎么才能知道哪个区域底下有尸骨,沙明告诉我,说主要是从土质来判断。这些尸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缅边境大规模冲突时,想从缅甸逃往泰国的难民,那时候更多的是逃向中国云南,但都集中在云南西部的澜沧、耿马县边境一代,而泰缅边境附近这种乱葬岗,则都是想去泰国的。难民们在蛇头的带领下大批出发,如果有危险或者困难,比如遭遇军队、地方军装和过路困难,蛇头就会放弃带领,要是看到这批人当中有油水可捞,还会起歹心,在深山或密林中找机会大批杀死难民。

“杀死之后,为了掩盖真相,这些蛇头们通常会就地掩埋,”沙明说,“但要是数量过大,根本埋不过来,就只能弃尸荒野,昆虫野兽很快就能把他们的尸体吃得只剩下骨头,再加上雨水冲刷和山洪,用不了两年,很多难民遗体就看不到了。”

我说:“怪不得这几百名难民都在地下埋着,要是让蛇头来埋,估计得干几个月。”沙明指着斜对面的山坡,说那之前肯定是更高的山坡,几十年来山洪泥石早就把这些尸骨埋进去,但之前他们也遇到过仍然暴露在外面的乱葬岗,很多尸骨还能辨认得出来。

沙明弯腰抓起一把泥土,让我看颜色,说底下埋有尸体的话,腐烂的成分和骨头会吸引小昆虫,像蛆虫、蝇蜾、蚂蚁等会长年往里钻,很多昆虫死在土中出不来,这种泥土就比较黑和松。

看了他给我抓的这两把泥土,我怎么也分辩不出哪个松、哪个实,但沙明就说这脚下就有尸骨,不信挖挖看。我和沙明开始挖,大概挖了有一米深,果然有个人类的头骨顺着我铁锹挥出滚落。我吓得差点儿没坐在地上,高雄坐在旁边嘿嘿地笑,说应该用手机给我拍张照片,将头骨平放在铁锹上,上传到网络,让我的亲朋好友都能看到。

“那他们非骂我不可。”我擦了擦脸上的汗,看着那颗头骨,双手都在哆嗦。沙明走过去,拾起这颗头骨递给阿赞达林康,他把头骨捧在手中,来回仔细看,和沙明低声交谈,用的可能是缅语,我听不懂。但看到阿赞达林康用手指着头骨后脑的某个部位,沙明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