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飞的选择

“参见官家,官家安泰。”岳飞和韩世忠一起来到了行辕里,看到了磕葡萄的官家,和在旁边不停扇扇子的赵英。

赵桓笑着说道:“两位将军这面露难色,是怕朕跟你们添麻烦吗?”

岳飞和韩世忠那里敢接这等话?

赵桓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两位稍安勿躁。让二位来,朕不是让你们来摆平戎万全大阵的。”

平戎万全大阵,自然是赵光义玩出的花活,平戎万全大阵共计三个大方阵,四个小方阵。

这个平戎万全大阵,的确符合他的名字,摆一次就需要十四万人!不管是人员配置,还是武器搭配,光从推演上看,那都是一等一的万全大阵!

但是不算四个小方阵,就三个大方针就需要十七里左右的宽度。

就算是摆好了,大宋的敌人,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亦或者是现在的金人,都是以骑兵为主的方阵。

你搭好了舞台,能请得到送死的演员吗?

赵桓笑着说道:“此次叫你们二位来,是有要事相商,这事还要从种少保在的时候说起。当初和种少保定下了四老制度,各军卒退役之后,归田之后充作县尉,为首者都是乡老、县老了。”

“朕打算仿照东汉时候的国老,在乡、县、州、府上再加一级。”

赵桓这个东汉,说的就是刘秀建立的那个东汉。

正经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名叫《后汉书》,乃是南北朝时期的范晔编撰。

本来大家都叫刘秀的那个汉朝叫后汉,结果五代十国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后汉政权。

这俩后汉,一个封狼居胥,燕然勒功,一个却只占据了大部分的华东平原和陇内,实在是相差甚大。

最后为了区分,就把刘秀的汉朝叫做了东汉。

“国老?”岳飞皱着眉头说道:“这事不是应该问问李太宰,再行决定?”

“俺们又不懂这些。”韩世忠同样点了点头,在他心目中,什么将军是好将军?

就是不停打胜仗的将军就是好将军。

至于什么老之类的东西,对他来说,战场才是将军的归宿。

“我朝自建立至今已经一百六十余年,多有戾气,不正之风大肆其道,尤其是这重文轻武之症,俨然已经到了病入膏肓之际。”赵桓叹气的说道。

眼下,大宋皇帝一力主战,甚至自己都跑到前线了!

后面还有人不停的试探。

朱伯材被逼的告老,山海关军粮突然断了十几天,都是试探!

赵桓面色严肃的说道:“朕登基以来,得幸有种少保辅佐,有诸位将领披坚执锐,有我大宋军卒浴血奋战,方能吞狼驱虎,有今日之局面,朕此举,意图改变这种风气。”

趁着大胜,改变大宋最深的隐疾,就是赵桓想做的事。

但是此举势必要引起极大的朝堂震动,想要纠正这种风气,和一百六十年来形成的习惯,难上加难。

他需要支持,而大宋的政治局势里,他最大的助力就是军卒。

“那官家想做啥,谁敢放……放肆?!”韩世忠疑惑的说道,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官家的难处。

官家是皇帝,眼下借着金人南下之事,把全国的力量整合在了一起,但是这朝廷依旧不是铁板一块。

大宋的聪明人有的是,一百六十年来,多少在历史的长河留下了璀璨印记的世才,都想在这上面动脑筋。

从范仲淹,到王安石,再到章惇,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个顶个的强人。

他们不知道大宋的问题吗?

知道。

他们不想改变这个问题吗?

想。

但是到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且每一次的纠正,都会引来巨大的反弹,导致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到现在俨然变成了政治正确。

岳飞看着凝重的官家,说道:“此事,怕是棘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眼下的局势还是不错的。”

对于国门之外的敌人,比如金人,岳飞丝毫不畏惧,那是异族,谁跳砍谁就是。

但是对于国门之内的敌人,他更喜欢的是交通,通过沟通来达成共识。

赵鼎就是一个例子。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赵鼎是一个中立议和的人,但是岳飞和他的关系非常好,目的就是不希望伐金收复失地的时候,后方有人掣肘。

也因为两人的私交甚好,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害,赵鼎也被贬出了临安行在。

“眼下的局势是不错,但是我们总得未雨绸缪。”赵桓敲着案牍,看着两位将军,说道:“本来就是个打算,容朕再想想吧。你们先下去,继续伐金之事。”

“让朕好好琢磨琢磨。”

“末将告退。”岳飞拉住了还想说话的韩世忠,离开了行辕。

韩世忠莫名其妙的走出了行辕,看着岳飞不解的说道:“官家这是在为我们军卒谋福,我们为什么不能明明白白的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