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太姥姥和东岳庙(第2/3页)

我太姥那时候梳一旗鬏,不是连把儿头。头发都梳上来,跟老道似的,这儿插着一个银的九连环的簪子,这么一穿,这上头有时插个耳挖勺,过年啦插朵花,反正这是我看见过的。穿着一个大棉袄,长的,那种老式的棉鞋——您知道老头穿的那种老头乐吧,老太太的呢也是那种形式,但是比那个瘦比那个小,上头有花呀云彩呀,还拄着一个拐棍。从早晨起来就走走走,从东四七条就能走到我们家来,我们家在东总布胡同那儿呢,盯9点钟到我们家了,我一开门:“哎哟妈我太姥来了。”“哟来了您,太太。”赶紧给搀进来。那不是我妈的奶奶么,可是我妈就叫太太,管妈才叫奶奶,满族人就这么叫。我太姥一上我妈这儿来就是:“大姑娘呀,”我妈算是大孙女儿啊,“吃点打卤面吧,到你这儿来就想吃打卤面。没有牙,方便,端过来,我这么一擀,一秃噜,它就全进去了。”那时候也不讲究安个假牙,牙没有就是没有了,吃那馒头,呜呜呜,就等于用牙床和下颌俩往一块凑合,一弄嘴就瘪着,看着真难受。还说呢:“没牙?告诉你,牙床子就是牙,牙没有了它就练出来了。”

清代旗人妇女装束注39

我太姥这人可信这个了,烧香啊,拜佛啊,逢庙就烧香。她一来我家以后就上小庙:“丫儿,跟我烧香去。”“上哪儿呀?”“顶银胡同。”东总布胡同里头有个顶银胡同,离我们家挺近的,从这个宝珠子胡同一出去到东总布胡同,斜着就是顶银,现在让国际饭店占了,就到那儿。庙里头看庙的还给我个供尖儿注40吃,嘿,咬也咬不动。

定:什么叫供尖儿?

李:就是人家给上的那供,不是一摞一摞的么,蜜供一摞,点心一摞,上头是一个大硬面疙瘩,(形状像)桃啊还是什么,就给我吃那个,咬不动。我太姥就跪那儿烧香,这一烧香人家还打磬呢,当……当……当……她就磕头,嘴里边不知道说什么。我就问:“太姥您说什么?”“说什么?我没地儿说去,就能跟菩萨跟老佛爷说说,我呀,叫他们把我叫走,没说别的。”——到了儿我也不知道她说了些什么。

我姥爷他们哥儿仨,我姥爷行大。那时候我姥爷都挺大岁数了,大年初几,我太姥非得去逛东岳庙……注41

北京东岳庙

定:进香去?

李:烧香去。她过去好像是每年都去,后来岁数大了,就是我姥爷什么的替她去。不让去,非去不可,我姥爷说您这么大岁数您干吗去,是不是?本来您是落(là)下的人,您活到100多岁判官还没勾那个钩,这是给您落下了,您还非得上那儿报到去?您去吧您去吧,待会儿让阎王爷看见了,把您留下。我太姥就说:“哎哟我就是得报到去哟,我得求求老天爷哟,您把我收回去吧,您让我这么老活着呀,这不是受罪吗,我活腻啦。”——您想想啊,她从年轻的时候儿就守寡,弄这仨儿子,那么坎坷,饿倒是没饿着,也没享着什么福,厌倦了。

我就记得我太姥去的那年,是我姥姥、姥爷从东四七条啊,坐洋车给拉来的,拉洋车的在前头走,我二姥爷三姥爷后头跟着,一到了齐化门(朝阳门)那儿就得下来,庙会人多呀,估计也是维持秩序。我听说这车就搁在齐化门这儿了,现在看距离好像是比较远,因为城门没有了,过去您要到齐化门门脸儿,出去没多远就是东岳庙。因为我要去不带我,我还追出多老远去瞅哪。我说太姥我也跟您逛东岳庙。太姥说不能去,说小孩不让去,得过十八(岁),出了门子,才行哪。不到岁数,到那儿阎王爷一看,哎哟她来了?给你留下。

定:那时候东岳庙是不是都不让小孩儿去?

李:没有说让小孩儿逛东岳庙的。

定:那小男孩让去吗?

李:也不让,家家都这样,都不让孩子去。一个是小孩儿,另一个是岁数特别大的、高龄的老人,都不让去,说这是阎王爷、判官给落下的,一去看见了,哟,怎么还没把他叫回来呢?我姥爷就拦着不让我太姥去。

定:那您姥爷他们哥儿仨都陪着?

李:都陪着呀。我二姥爷小时候淘气,上树摘枣,一下子把腿摔断了,那个时候一来也没钱,二来也不懂,那时候人素质也差,不知道给瞧,结果就落(lào)一个瘸子。瘸子怎么走呢,我就记得我二姥爷是这么走(学二姥爷走路),他搀不了我太姥,就是我姥爷和我三姥爷一边一个搀着,二姥爷就上前头给人家作揖:“劳您驾喽,诸位,请您闪闪,让我这老母亲过去。”就给人家作揖。人家都说:“哎哟这老寿星,还逛东岳庙呢,您,您是她什么人哪?”“我是她二儿子。”“哎哟瞧人这儿子多好啊。”最后呢,逛这趟东岳庙回来就死了。我姥爷就说,你太姥不听话,还是让阎王爷看见了,给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