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北洋舰队是亚洲最强的海军,至少在1888年以前是如此。
它的阵容以“定远号”“镇远号”两艘主力舰为中心。这两艘军舰是当时还很稀奇的铁甲舰,同是七千余吨。另配备五艘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致远号”“靖远号”“济远号”,各两千余吨。
清朝的海军衙门是三年前设置的。在那之前,有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者力量大致相等。后来,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马尾海战中全军覆灭。张佩纶,就是这次战役失败的责任者。设置海军衙门之际,李鸿章把南洋水师性能比较良好的舰船配属了北洋水师。以重点主义为借口,北洋水师又从外国购进精锐舰只。
亚洲的第二个海军强国,自然是日本。
北洋海军建成的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在九月四日的《朝野新闻》上,以《殊堪寒心之帝国海军现状》为题,报道:
试观我国现今之军舰,多为老朽,行将不能实用,现已不能实用者亦不在少数。请看其制造年号:
雷电舰 嘉永三年(1850年)
筑波舰 嘉永四年(1851年)
千代田舰 文久三年(1863年)
春日舰 文久三年
富士山舰 元治元年(1864年)
东舰 元治元年
龙骧舰 庆应元年(1865年)
孟春舰 庆应三年(1867年)
凤翔舰 明治元年(1868年)
浅间舰 明治元年
日进舰 明治二年(1869年)
清辉舰 明治八年(1875年)
迅鲸舰 明治九年(1876年)
石川丸 明治九年
比叡舰 明治十年(1877年)
金刚舰 明治十年
天城舰 明治十年
磐城舰 明治十一年(1878年)
如前所示,组成现在舰队之军舰中,其最旧者已使用三十九年,而其新者亦服役十一年之久。如不立即加以修复,会使不完善之日本海军更趋于不完善,势必违背扩张海军之本意,如有老朽不堪为用之船舰,应予折毁,并另委外国建造新舰。
中、日两国舰队不论数量还是性能,都有显著的差别。
但后来发生逆转,1888年是分界线。从这一年起,到中、日开战为止,六年间日本从危机感出发,致力于军备的增强。相反,中国自从李鸿章到旅顺接收“致远号”以后,不曾增加一艘新舰。
当然,中国也有海军预算,每年为白银四百万两,但六年间却没有购买一艘新舰。而且,从开战前三年即1891年起,连购买弹药也停止了。
这都是西太后一人造成的。
西太后专政以来,最懂得权势的甜头,怎肯轻易放弃。不过,皇帝已经长大成人,再紧抓着摄政权不放,也有些说不过去。十八岁的成年的皇帝,还由皇太后监护,将成为世间的笑柄。
她的“归政”只不过是形式,实际上仍要在宫廷内君临政治。世人知道这是形式,但形式也很重要。为了给形式增添价值,就必须用虚假加以装点。
装点的方法之一,就是建造特大的行宫。皇太后从政治中心的紫禁城里迁出来,移住到悠闲自在的行宫去。这是装饰门面的最有效的方法。
皇太后的行宫要不同于一般行宫。庭园内的建筑自不必说,所有的山山水水也必须人工建造。这是低劣的趣味,但在西太后看来,如此才能保持自己的权威。
颐和园在北京西郊,现在已成为群众游乐之所。园内的万寿山是人工山,昆明湖是人工湖。对于西太后的愚蠢无聊,我们只有惊叹而已。
“这得需要多少费用呢?”西太后说了说自己的计划,要估算一下所需费用。
银三千万两!
“这笔款子能筹集到吧?”西太后问醇亲王。
醇亲王已成为西太后政权的中枢。儿子能当上皇帝,是西太后一手成全的,对于西太后他是言听计从。
“一定设法办到。”醇亲王答道。
“是个难事吗?”
“不,不是的……只不过有些琐碎问题,需要咨询……”
醇亲王头上冒出冷汗。三千万两的分量,他是清楚的。
“这么说,筹集款子是不成问题喽,只是有些技术上的问题需要研究研究?”
“是,是这个意思。”
“堂堂大臣,不必介入那些技术上的琐碎事。资金筹集没什么问题,早一点儿施工要紧。”
西太后已经沉浸在幻想当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园林大营造,她越想越兴奋。清王朝入关以来二百多年,还未曾操办过如此巨大的工程。
别的不说,单说北京郊外的明十三陵,比起这个工程来,显然是太小了。像这样用人工修造的山水,大唐盛世不曾有过,秦始皇时代也办不到。
深夜,西太后突然睁开眼睛,喊来近侍宦官。
“我想了解一下秦始皇的阿房宫,传我的话,赶紧查阅古书,呈来详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