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风波恶 第270章 练兵

一夜小雪忽来,染白了开封城。

雪不算太大,只下了半个多时辰便停歇下来。

随着天大亮后,不少地方的积雪已经融化,只是天气寒冷,令地面变得有些湿滑泥泞。

观音院的菜园子里,鲁智深却赤着膀子。

身上腾起一股子白烟,头上更汗水淋淋……玉尹比他好不到哪儿去,衣服都已经湿透了。他拄着虎出长刀,在雪地中汗气蒸腾,看着鲁智深,脸上带着些苦涩。

“今天,你心绪不宁。”

“啊?”

“若真个在疆场上,你已经死得尸骨无存。”

鲁智深声音低沉,透出一丝不满。

玉尹苦笑一声,“长老说的不错,今日确是有些心绪不稳。”

“进来说话。”

鲁智深说罢,转身便进了禅房。

依旧是那间简陋的禅房,不过已重装了门。

玉尹拖刀而行,随着鲁智深走进禅房,就见大和尚二话不说,抓起一件厚厚的僧袍披在身上,往蒲团上一坐,抄起一坛酒,仰头一阵牛饮,而后大呼一声痛快。

这厮,是个酒肉和尚。

与水浒传里那个花和尚,并无太大区别。

就见他把酒坛子一放,伸手抹了一把嘴边残留的酒渍,而后一摆手,示意玉尹坐下。

和鲁智深切磋有一个多月了,两人也熟悉不少。

鲁智深好吃酒,但观音院此前收入微薄,哪能供他吃个痛快?

倒是玉尹来了以后,除了每月供观音院三百贯香火钱之外,还买了许多好酒送给鲁智深。

反正他一个人独居菜园子,也没有人来过问。

也正是这酒水,让鲁智深和玉尹之间的关系,亲近许多。

“说说吧,有什么心烦事?”

“呃……开封府要换人了,原来的府尹被撤走,听说新任府尹,是当今太子。”

玉尹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喝了一大口。

开封府,又称南衙。

自有宋以来,除了皇室宗亲之外,很少有人能够在开封府坐的长久。同时,这大宋朝还有个习惯,那边是一旦太子坐镇开封府,便代表着太子之位,不再动摇。

此前,徽宗皇帝一直不满意太子赵桓,更不止一次,动过要更换太子的心思。

可太子并未犯下什么错误,让徽宗皇帝找不到合适理由。也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父子之间隔阂甚深,甚至到了相互猜忌的地步。史书记载,有一次赵桓要请赵佶吃饭,结果赵佶听说之后,便对后妃说:大哥要置我于死地。

宋代的皇帝,特别是北宋时的皇帝,对于儿子的称呼,和民间很相近。

他们唤自己儿子,也是做‘大哥’,这个习俗一直到赵构南渡去了临安,建立南宋朝廷之后,由于地域和当地方言的变化,才予以改变。父子之间到了这一步,已是无法缓和。不过在这个时候,徽宗皇帝突然让赵桓出任开封府尹,坐镇南衙,也算是给废黜太子的议题画上了句号。也就是说,赵桓太子之位不再动摇。

在许多人眼中,包括李逸风等人眼中,这是一个好事情。

太子之位稳固下来,也代表着朝堂上不会再出现太大的波动,这可是一桩好事。

但是在玉尹看来,历史的车轮又循着原来的轨迹向前行进!

内心里,他倒是期盼着发生变化,未知的历史,可能会产生新的格局。

但是现在……

赵桓,历史上那位蒙尘的钦宗!

表面上看,他和赵佶有很大不同。赵桓不好女色,也不喜欢那种劳民伤财的事情。为太子以来,兢兢业业,表现的非常稳妥。同时,其人忠厚,品行似乎不差。

如果他将来继位,说不定能为大宋带来新的气象。

李逸风等人想来便是这个心思……可玉尹却知道,赵桓没有赵佶的风流倜傥,也不似赵佶那般喜好奢华。可本质上,他和赵佶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懦弱,一样的昏庸,一样的……不知所谓。

鲁智深诧异看着玉尹,半晌后哑然失笑。

“谁做太子,谁掌开封府,与你何干?”

“啊?”

鲁智深冷笑一声,“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听上去甚好,不过一句空话。居于庙堂之上,每日要为自家前程劳心劳神,百般算计,谁个为百姓考虑?便是那范夫子,真个‘忧其民’了吗?除得了老大名声之外,也唯有太多建树……是开疆扩土了?还是为百姓谋了福泽?自家未看得多少好处,便看那些人整日里勾心斗角,算计来算计去,那真个便是‘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又真个能为君王排忧解难不成?

你一个屠夫,不好生为自己谋划,却操哪门子闲心来着……太子坐了南衙如何?太子不坐南衙又如何?官家的事情,自有官家去操心,你便是操碎了心,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