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兵发满刺加

双方的会唔非常和气,在海边搭设的帐蓬中,脚下是松软的沙滩和贝壳,耳边是风送鸟鸣,但是双方的分岐自一开始就根本无法达成统一。

艾泽格坚持最大的让步是向明廷称臣,但是满刺加必须掌握在他们手中。而杨凌则坚持满刺加必须复国,葡国军队必须撤离。

不过葡国可以在那里甚至大明港岸设立商务处,派遣政府官员和商人代表,在大明秩序下同东方人做交易,和大明的商人公平竞争。同时,由大明政府保障到远东来的葡国商人安全和利益,作为回报,葡国也需保障大明远洋船队的安全和权益。

对此提议艾泽格一口回绝,他想要的是控制印度洋,独霸远东贸易,而杨凌的提议虽然对于葡国来说同样可以带来巨额的收益,但是他们将不得不面对其他西方商人的竞争,和东方商人的压力,贸易的主动权将不掌握在他们手中。

双方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杨凌一面向正德皇帝汇报谈判情形,一面要求从北向南,将各地水师主力南调福建和广东,辽东、南京、泉州三大造船厂和军器局日夜赶工,竭尽全部财力制造新式战舰并装备水师。

暂时的财政困难是肯定的,但是这一仗如果打输了,就会更加助长佛郎机人的野心,甚至其他西方国家也会跃跃欲试,跑来东方蚕食大明的海洋权力。

如附骨之蛆的长期胶着带来的财力消耗将更加难以承受,而且由此失败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很难预料对大明政坛造成什么影响。

昔日吴国的采桑女在做游戏时不慎踩了楚国女子的脚,最后竟然从两家发展到两城,最后是两国之间的大战,造成十余万人的死亡,楚王妃也被生擒,从此两国结仇。

时势造就人,可是时势却是人来推动的,并非任何事都存在什么历史必然,官场上更是如此。杨凌虽有正德帝的宠信和支持,可是刘瑾一派和残存的弘治朝老臣势力都对他虎视眈眈,如果他落败后他们趁机发动全国的政治舆论逼他下台,恐怕他做过的所有努力和政策都要因此烟消云散,他的失败和国运的改变又算是什么必然呢?

所以尽管接到密报,知晓朝廷财政困难,各地此时收成未获,百姓们生活艰难,有些地方已怨声载道,杨凌也只得咬牙坚忍。

百姓们站不到这样的政治高度,有些事是无法求得他们的理解的,杨凌也不打算做这样徒劳的努力,可是经济情报传来的不好消息,还是令他忧心忡忡。类似于提倡休克疗法的政治家,所承受的压力是无比巨大的,何况这不是整个大明朝廷的统一决策,许多朝臣对于佛郎机人的表面恭顺是表示认可的,并不赞成大明对外用兵。

这一次挑战并不是直接针对他个人的,所以需要顾及、需要操心的事情也就更多,他无论如何一定要熬过去,大明朝廷和百姓也必须的熬过去,阵痛之后就会迎来新生。

新生命诞生了。杨凌的人从金陵带来消息,马怜儿已经生产,诞下一个女婴。被为人父的杨凌既欣喜又自惭,他本来预料这个月份已经赶回京城,可是现在看来,不但马怜儿诞女他不能陪在身边,就是幼娘生孩子时他也来不及赶回京师了。

这是七月份,正是天气最酷热的时候,偏偏雨水越来越少,庄稼有干旱的趋势。身兼福建布政使的杨凌还得顾及民政和农耕,忙的不可开交,好在他知道马怜儿有哥哥在身边,还有楚玲、楚燕两个成绮韵亲自训练出来的人在身边侍候,倒不至于太过牵挂。

随着明军的调动,满刺加海盗也在加紧维修战船,训练士兵,尤其是几股不同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并在本地招募了六百多名士兵,派往印度调兵的人还没有回来,所以双方在紧锣密鼓备战的同时,仍然假惺惺地谈判着。

杨凌知道战事拖不得,水师的给养消耗是陆军的数倍,如今集结过来的庞大军队凭大明目前的财力是无法长久支撑的,必须以最猛烈的攻势决出胜负,一劳永逸地解决他们。

杨凌早已接到正德皇帝批准出兵满刺加的消息,现在他的准备工作也已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最新一次谈判中,明军一方不再趟温水和稀泥了,他们的态度突然变的强硬起来,杨凌严厉警告艾泽格:“七月十五日佛郎机军队必须退出满刺加,否则大明军队将武力驱逐,一切后果有葡方承担。”

双方摊牌的最后时刻终于到了。

七月十四,鬼节。

七月半,鬼乱窜。这一天的晚上,忌夜行、忌熬夜、忌下水。但是福州码头,当天夜里却是军队不断,川流不息。军火船、给养船、运兵船、战船,纷纷调度着,码头内外灯火通明,十里外就被官兵层层警戒,不许任何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