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华州重骑兵

火器大阵稳步向前,火炮轰击,轻骑靠近之后的齐射,以防守杀伤为主,这是明军上下总结出来的华州战法。

归根到底就是不能先攻,而要周旋,不能阵型密集,以免炮火杀伤,不能用长枪对付轻骑,而要及早的用弓箭阻碍,周林自然是知道这一点,和刘十三说完之后,回转阵营也是及时的吩咐了下去。

尽管他已经是把面对华州该如何做已经是说了许多遍,可是临阵的时候,还是要提醒才能放心。

看到了刘十三这么的年轻,周林心里面一点底气都没有了,因为华州军是如此的不合常规,如果对方是个莽汉或者是江湖上的盗匪模样,三四十岁的年纪,说话或者是不温不火,或者是粗鲁莽撞。

如果是这样,周林对于华州军的判断还不会超出常规,无非是暴民或者流民或者盗匪,但是刘十三的年轻先不去说他,这种气度和表现,分明是大明勋贵世家贵公子的做派,尽管脸上的风霜之色很重,但是举手投足的气度底子还是很容易被看出来,这种人如何的做得大将,华州军难道就是靠着这样的高官聚齐如此恐怖的军队吗?

刘十三虽然是草莽江湖出身,但是从小也是锦衣玉食的长大,微山湖群盗本就是刘六刘七的残余兵马,虽然是残余,可已经是不是绿林气派了,手中银钱丰富,势力自成体系,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刘十三的境况实际上就和大明的那些将门世家差别不大,周林自然有这样的观感。

对面的军队不是大明的叛军,组成的成员只有可能是流民和盗匪,首领也应该是匪首的模样,谁想到军队是正规的军队,对方的首领也是这样的气度,也难怪周林会有这样的错愕。

明军的阵型按照千户为单位,开始缓慢的张了开来,即便是每千人之中的空隙也是非常的大,好在只是前阵如此,不过尽管是这样,那也是铺开了相当巨大的面积,这就是按照预先布置的阵法来防御华州军的攻势。

老实说,这样对于明军军官实在是有些难为了,平时即便是聚在一起的时候,指挥,千户都未必能够控制住手边的这些部队,能做到从容调动的都已经被当作优秀的将领,军队也被称作强军。

所谓“用兵聚散以为常为上”在明朝的兵书和各种兵事文字上被提及的最多,实际上也是做的最差的一项,越到后期越是不堪,如果江峰没有出现,历史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到了崇祯的时候,明军的大队是被闯王的顺军还有鞑子的马队,都是一冲就跨,不堪一击,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那么糟糕,不过也是有了端倪,按理说两军对战的时候,杀气森然,各处都应该是肃穆无声。

只有主将的命令才能通达四方,所以战场上,都有一个不得擅自喧哗,扰乱军心的军法在,此时的明军前阵中,却丝毫没有一点的安静,每一队的军官都是在大声的吆喝怒骂,让已经是散开的士兵各自在正确的位置上,不要脱队。

一个人两个人的喧哗倒也罢了,这么多人的声音,确实是大了些,连几百步以外的华州军阵都是听得清清楚楚。

刘十三的胳膊狠狠的挥下,在他身后的大队起兵开始缓缓的向前运动,这又是让对面的明将周林有些糊涂,这又是什么战法。

一个军队该如何战斗,如果有了定规之后,轻易的就不会改变,因为确定了战法,军队的装备和训练都要按照这个战法来进行,若是随随便便就改了,那可就是要耽误大量的人力物力,十分的浪费。

通过历次明军和华州军的战斗,周林自以为总结出来了对方的战术,没有想到对方又是有了新的手段。

出阵的华州骑兵并不是所谓的轻骑,他们的马匹看起来都要比明军和华州马队的要高大不少,在马上的骑兵和明军的前阵尽管是相距很远,可还是能看清楚对方身上闪亮的甲胄,看到这个景象,明军的将领军官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对方的骑兵威猛倒是其次,问题是这样的重甲骑兵要花多少钱才能置办的起来。

明军各个卫所军户,所谓的全身铁甲,平常的士兵都是穿着所谓的绵甲,说白了就是棉袄,到了小旗和总旗这个级别,或许有一身皮甲穿,百户可能是有半身的铁甲,这还是说富庶的地方。

有些穷地方的卫所军镇,也就是军官才能有一身皮甲,这种浑身铁甲的部队,好像也就是京师和南京的几只部队才有配备的可能,真是不知道华州哪里来得这么多银钱,给士兵们购置这样的装备。

明军事先已经是不准备先攻,免得被对方的火器杀伤太大,所以就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的甲胄骑兵在阵前缓缓的散开,排成三长排。从华州军的后阵中有许多步卒走了出来,拿着粗大的骑枪递给了马上的骑士,这些华州的甲胄骑兵都是用手竖着骑枪,瞬间在对方的阵前好像是平地起来一片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