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逼到敌人那边去
北京,火车站。
站台上,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军人,一些人在和朋友打招呼,一些则在和亲人告别。
这是一辆发往西西伯利亚的军列,普通人无法知道这个冬天前往西北战区的军用专列有多少,甚至连很多高级军官都不知道具体数字,但张作霖却很清楚,这是从去年冬天开始发往西北的第4313辆火车,按照天数算,平均每天发往战区的专列多达35列。
看似不经意的数字,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同样是向一个点发送列车,全盛时期德国可以达到每天43列,法国37列,英国30列,但美国去年冬季以来全境发往西部的军用专列不过3200辆,只有新华同时期的七成,每天27列。
是美国运输能力不够?或者是铁路托拉斯们不合作?要不就是美国认为西海岸还没到关键时候?
都不是,论铁路里程新华倒是比美国差不了多少了,但论机车拥有量却只有美国的7成,之所以造成这么大差距,是因为美国的动员能力开始出现问题!
虽然这个数据可能不准确,但却体现出了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凝聚能力,这不是实力造成的,而是各国百姓对待战争的态度的体现。
除了这个数字外,还有一组有趣的数字,德国宣战十天内,总计动员了300万预备役,新华是450万,而美国直到加入战争后第三个月才招满首批400万士兵,除去各国的人口比例,国内虽然低于德国,但却远高于美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和国家实力倒挂的现象,深层原因是普通美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战争,缺乏战争底蕴是这个新兴移民国家最大的问题,当他们吃得肥头大耳,开始抱着满屋子金银狂欢时,对旁边忽然来个了拿着刀的邻居显然很不习惯。
反观自己这边,国人骨子里都浸透着祖辈的鲜血,白起、李牧、霍去病等等这些响当当名字在民间几乎妇孺皆知,人们记住最多,野史杂记最喜爱的,无一例外都是战争和军人。
千年沧桑的神州大地,本身就是一部战争史,和骨子里依然存在皇权思想的新华相比,美国只是个没有底蕴的移民国家,东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导致了对待战争的态度截然不同,虽然在皇上提出决战境外的作战理论和思想后,这次大战几乎没有波及到国境线内,但无数华夏儿女却并没有放松警惕,何况皇上还故意利用了报纸、电台等手段,发布一些诸如某支部队被困,那些战士牺牲的消息,来时时刻刻敲打这个国家,让大家不要忘记战争其实就在身边。
在思想和宣传的双重作用下,不敢说一块铁板,但至少在战争明朗前没人敢跳出来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这就逐渐形成了一股合力,渡过最初的忙乱后,现在每个人都已经找到自己的位置,从首相府拨款,到议会快速审核,再到厂里加班加点生产,最终装上火车轮船运往部队和战区,已经形成了类似工厂流水线的模式。
最让他佩服的是当初皇上决定以反击开幕,虽然这其中耍了些手段,甚至有些阴险,但却鼓动起了全国奋起反击,誓死消灭敌人的热情,当这股热情逐渐的深化,酝酿爆发出来后,就形成了如今较强的国家动员能力。
美国最近却陷入了大麻烦中,首先是国内大资本家在战争打到家门口后已经出现了摇摆,当初靠战争发财的念头已经变成了恐惧,尤其是巴拿马湾海战结束后格外明显,威尔逊总统号称要继续征召几百万士兵,甚至表示准备全民皆兵,但响应者却寥寥无几,倒是反战口号愈演愈烈,所以现在很多美国白人都不愿意参军,据说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准许墨西哥裔和黑人加入军队,弥补军事需求。
真不知道威尔逊如果真开了这个口子,美国国内一直就有的白人至上的孤立主义会给他执政造成多大的麻烦。
似乎觉得自己有些想远了,张作霖微微一笑收回了心思,看看表后提着包钻入了军官车厢。
“雨亭?”
张作霖扭头看去,只见到唐晓也领着包,站在卧铺包厢门口向自己招手。
“唐大人,你怎么……”
“哎,劳碌命。”没等张作霖问完呢,这两年虽然发了福的唐胖子就唠叨起来:“还不是咱皇上,要我立即调集两千辆卡车运往西北,我这是去打前哨呢,你说我命咋那么苦呢,下面又是一帮混球,实在是……”
张作霖摇头苦笑,这家伙脾气性格还是没变,依然像个娘们唠叨不断,可谁也不敢否认,他的的确确有能耐,战争打到现在,几百万大军的装备和保障能够安排的井井有条,他居功至伟,就连皇上都曾经私下里说过,一个唐晓顶得上几个装甲师了。
不过他也有不足,就是不怎么相信下面人,总喜欢自己冲在前面,事事都要操心,这样一来装备和保障部效率倒是高了,人才和管理能手却远不如其它部门,为了这件事皇上没少骂他,可这家伙就这脾气,闲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