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前夜(第2/3页)

在这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下,斯大林只能在确信华军进攻日期的情况下才能下达最后的命令。而各种情报提供给他的日期却有很多,日期是无法确定的,而拖延时间在斯大林看来却做得到。况且,按常理估计,中国和日本已经全面开战,应该不会冒两线作战的危险,他们也不大可能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突然发动战争。

但这一次,中国人却不打算按常理出牌。

在中国政府因恐怖袭击发生了重大改组之后,代理大总统的杨朔铭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批准了确定对苏战争最后准备工作的“泰山计划时间表”,战争准备进入倒计时。

从这时开始,已经到达的中国师开始利用夜间向国界地域开进,步兵师进至距边境线7到30公里,装甲师,摩化师则进至20至30公里处。这里将成为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域。

1944年3月14日,杨朔铭的大总统府整整一天都在接待各集团军群、集团军、航空队的指挥官。在听取他们的汇报后,杨朔铭为这些将军们饯行,并发表长篇演说。在长长的椭圆桌子旁,他宣称这将是最伟大的进军,苏军主力在边境的集结为华军提供了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而“6周以后,最艰巨的作战就会过去”。

3月16日,前线华军开始下发作战指导纲要。3月17日,杨朔铭下达了《泰山方案》于1944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后命令。3月18日,前线的中国陆军总兵力已达320个师(包括陆军总司令部蒙古战区预备队),其主力已经在中苏边境展开。同一天,从3月10日开始大规模调动的中国空军主力也在前线集结完毕。

西部国境的苏军已经直接感受到国境线那边庞大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存在。西伯利亚特别军区3月21日发出的密电指出,他们当面的华军已经在夜间拆除了铁丝网,边防军可以听到对面森林里传来的坦克履带轰鸣声。然而在此前一天,苏联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华西列夫斯基按斯大林的指示发给军区的密电仍然不同意该军区部队进入野战工事。10天前,从塔什干赶来的1个军官曾经问这位副部长,战争何时会爆发时,他的回答是:“今后15天到20天要是不打起来就算不错了。”无论斯大林,华西列夫斯基还是西伯利亚特别军区,都不知道在3月19日,杨朔铭已经起草了“告华夏军民书”(20日下发)。这份对苏作战宣言宣称为了“拯救我们整个华夏文明不受‘布尔什维克瘟疫’侵犯和保卫亚洲的文明世界,必须发动对苏联的战争,并一直到消灭敌人为止”。但中国政府当中,反对和苏联全面开战的仍大有人在,随着对战争的日益临近,他们心头不安地情绪也越来越重。正如他们告诉记者们的那样,“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将和一个有着坚定的信仰的敌人作战,战斗会无比艰巨”。尽管这些官员们充满了疑虑和不安,但杨朔铭坚持不肯(事实上也已经不能)放弃进攻苏联的计划。

1944年4月1日,西伯利亚,苏联国境线,小镇。

这里的雪天似乎没有尽头,每天都在下雪,似乎没有一天停止过。

一队苏军士兵搭乘马车到了一个被用作物资转运站的小镇,在那里,食物、毛毯、药品和其他的给养被放置在一些大木房里。镇上的每一个地窖里都堆满了武器弹药。镇上还有一些武器维修点,有些在户外,有些在户内。那些修理坦克的士兵不时地向手指哈气,以使自己的手指不至于太僵而拿不住扳子。在小镇的外围有一个精心修筑的战壕体系和一些碉堡。

这天下午,这支小部队组建了一个用俄国四轮马车改制而成的运输队,这些马车的轮子上被绑上了雪橇。他们的运输队中还有几个真的雪橇。这些雪橇都是从俄国农户手里征用的。当他们向西北方向驶去,这是一个靠近中国边境的区域。每个人都发了御寒的特殊干粮,新的急救包和够用两天的饭菜。一路上只看到了一个哨兵,当经过他的时候,他抽着自己的烟斗,缓缓地向他们挥了挥手,哨兵的双脚深深地没在雪里。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雪开始越下越大。虽然苏联军靴的防水性能非常好,但它们毕竟不是为在半米多高的雪地中行进而设计的。他们很快就感到力不从心了。士兵们不得不抓住马的鞍子或是雪橇的边,把那里当作是他们的拐杖。一个人在试图抓住马鬃时还扭了手指。由于马的速度要比他们快,所以他们都不得不尽力赶上马跑的步伐,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有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军官会停下来看着车队从自己身边过去,然后就借口检查大家的队列而试图缓口气。当那些军官重新回到队列时,他们总是在所有车的最后面。

苏联士兵们在黄昏时终于停下来休息。他们感觉自己就要虚脱了,瘫软在马车的架子上。军官们也一屁股坐在雪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