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春秋也有平民起义

在中国历史的大事件中,平民起义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历代王朝的最终崩溃,平民起义都是导火索,奴隶制分崩离析的春秋也同样如此。

在春秋之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平民起义事件,当属西周时期的“国人暴动”,但那只是小规模的暴动,并非大规模的战争。在奴隶制等级分明的情况下,民间的平民起义通常是很难发生的。因为奴隶制制度下,劳动人民地位卑下,自耕农的数量极其有限,力量非常弱小,而奴隶阶层一没社会地位,二没反抗意识,三没起义条件。所以从春秋战国开始以后,主要的大事件,都是诸侯争霸和王室争位,来自下层的抗暴运动,少之又少。

但随着奴隶制的日益崩溃,封建制的日益兴起,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底层的中国老百姓,第一次正式走上了反抗的前沿。大规模的平民甚至奴隶暴动,终于在春秋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抗暴斗争,虽然没有起到改朝换代的作用,但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构架,在一系列的反抗中,已经摇摇欲坠。

说到平民起义,不得不说,春秋时期是中国底层老百姓比较惨的时期。

春秋时期的中国老百姓有多惨?看看历史就知道了。各国之间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大国要打别人,小国被别人打,不管是打别人还是被别人打,受苦的首先就是老百姓。春秋诸国的老百姓,要承担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还有无休止的兵役。而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各国诸侯对境内百姓的压榨也日益沉重,酷刑越来越多。春秋时期号称富庶的齐国,在春秋的中期,市场上居然出现了“鞋子贱,假脚贵”的怪现状。原因其实很简单,齐国法律严苛,凡是交不上赋税,或者逃避劳役的,就要被处以砍脚的酷刑。因为赋税劳役沉重,犯法的人多,遭到砍脚的也多,被砍了脚的人为了走路,只能去购买假脚,市场上假脚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鞋子反而没人穿了,因为没脚的人太多了。长期作为争霸主角的晋国也不例外,即使是晋襄公在位的称霸时期,晋国郊外的道路上,饿殍遍野,这还是以“宽厚”著称的晋襄公,其他诸君在位,局面更是可想而知。小国的老百姓更惨,国家弱,被人灭国是经常的事,一旦国家被灭了,作为俘虏的他们立刻被抓走当了别人的奴隶。比如秦国名相百里奚做奴隶的时候,他的身价也不过是5张羊皮而已。

所以早在春秋早期,底层平民的反抗时有发生。但那时候的老百姓还是比较老实的,他们采取的反抗方式,主要就是逃亡,也就是历史书上所说的“民溃”。

有资料记载的春秋第一次“民溃”,应该是公元前644年.那一年正是齐桓公霸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无人敢冒犯其尊严。但老百姓的反抗却发生了,这一年齐桓公会合鲁国、蔡国等8个诸侯国,准备合兵南下淮水,进攻楚国,为了这次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各国都征发了民夫,修筑作战工事。因为不堪忍受繁重的劳动,各国民夫竟然像商量好了一样,纷纷开始逃亡。结果短短几天,民夫就逃亡了大半,逃亡路上甚至不断传言齐国出现了叛乱,无奈之下,齐桓公只好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淮水民溃,单从事件本身看,并非什么大事,但其意义却非同一般,它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从此开始,中国的老百姓们,不再是“细民不足道”,他们不再是任王侯将相宰割的羔羊了。

3年以后,一场更大规模的民溃,发生在了毗邻秦国的梁国。当时的梁国为了防备秦国进攻,发动大量民工挖掘壕沟。这本来是保家卫国的事情,但是梁国国君滥用民力,且克扣劳工们的粮食,劳工们怨声载道。大家故意磨洋工,挖掘壕沟的进度十分缓慢。当秦国大军到来时,劳工们轰然而散,梁国国君成了光杆司令。梁国就这样被秦国灭掉了,它也成了第一个因为老百姓反抗而亡国的国家,不仅仅是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

虽然在春秋的早期,民溃日益增多,但这样的反抗,大多还是以老百姓逃亡,非暴力不合作为主要方式。真正给统治者带来巨大打击的,是老百姓开始拿起武器,为了自己的生命和尊严,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进行硬碰硬的斗争。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记录的这一类事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另一个国家——卫国。

卫国是春秋各国里,老百姓暴乱反抗次数比较多的国家。卫国曾有贵族感叹:“凡是卫国有祸乱的时候,老百姓就要起来造反。”但老百姓真正拿起武器造反,最早发生在卫国的卫庄公时期。

卫庄公在位时,无休止地大兴土木滥用民力,长期得不到休息的工匠们终于愤怒了。公元前478年,工匠们愤怒地拿起武器,包围了卫庄公的宫殿,吓得卫庄公慌忙翻墙逃窜,连大腿都摔断了。此事只过了9年,卫国侯卫辄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大修宫殿,这次工匠们的反抗更加暴烈,他们干脆联合了卫国的失势贵族,发动了对卫国王宫的进攻。战斗之中,工匠们拿着工具做武器,和卫国士兵浴血奋战,吓得卫侯辄仓皇逃窜。有卫国大臣想用武力镇压,然而更多的大臣却绝望地说,现在是“众怒难犯”啊。两次工匠暴动,使卫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大规模的民间抗暴运动,却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