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重修)
中秋过后, 天气一日冷过一日。
邓砚尘带兵巡卫归营时,看见脚下的土地渐生薄霜。
营帐前守卫着的将士面色不佳,见他下马凑过来低声道:“邓将军, 朝廷派的监军太监过来了, 人此刻就在里面。”
邓砚尘朝营帐方向看了一眼,问道:“可带来了增援部队?”
执勤将士垂下眼睫, 摇了摇头。
邓砚尘沉默片刻, 摘了头顶的盔甲,大步入内。
帘布一掀, 一位带着高挺墩帽的太监正悠哉地坐在主位上喝茶。
见邓砚尘进来,不紧不慢地站起身,行了个并不端正的礼。
“邓将军, 咱家奉陛下的命令前来北境行监军事务, 还带来了粮草补给。”
太监昌吉皮笑肉不笑, 抬手朝外头一指。
邓砚尘顺着这太监指的方向看过去,目光落在身侧站着的长青身上。
见长青点点头,邓砚尘转身客套道:“公公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已经命人收拾好营帐, 还劳公公移步。”
昌吉还是头一次做到监军太监的位置上, 背靠着干爹高公公, 又花了不少银钱打点着, 一时也算飞升一把, 不免生出了几分洋洋得意。
皇帝素来对靖安侯府有所忌惮,此番派遣诸多监军太监前往各个交战地, 一来是为了时时掌控各地真实情报, 二来是想通过此举一点点削弱主将独断专行的号召力。
邓砚尘不似靖安侯,他只在朝中挂了个不高不低的军职, 暂代北境主将之责,算起实权来甚至未必如昌吉这个内臣。
闻言,他也没多客气,在亲卫的带领下朝着备好的营帐扬长而去。
人走后,长青皱着眉蹭到邓砚尘身边,颇为不满道:“边关将士们风餐露宿,他们一个个倒是把自己养出金贵样儿来了。你没回来之前,安排住所时提的要求不下二十几个,真想乱箭把这群人射死。”
邓砚尘没做声,自顾自的拆卸身上的盔甲。
胸口的铁甲被解下后,他脸色一白,眉心微微抽了抽。
长青见状忙上前握住邓砚尘的手臂,看见他衣衫中央带着些暗红色的血迹,急道:“怎么回事,上次的箭伤还没好吗?”
长青挥了挥手,军医匆匆带着箱子过来要给邓砚尘清理伤口。
里衣刚一被掀开,胸口处的血洞里一团污血流淌下来。
军医盯着伤口处思索着,“这不对啊,将军的箭伤已经有四五日了,怎么还没愈合?”
长青盯着创口处细小的裂痕,问道:“是不是一直没得到好的休养,挥枪动作幅度大扯到了伤口才如此。”
军医一边清理伤口,一边涂药包扎,听见长青的话还是困惑地摇着头。
邓砚尘忍过了那阵药物的刺激痛,叹了口气道:“马上就要下雪了。”
长青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营帐外阴郁着的天,北境的冬天总是比其他地方要来的早一些,雪下得也格外大。
每每入了冬,雪一下来很容易让队伍在风雪中迷失方向,面临饥寒交迫的困境。
他们来了北境已经快两个月了,起初长青还兴致勃勃地和邓砚尘打赌,过年之前定能击败敌军,拿到投降书风风光光地回京过年。
刚一过来时,大大小小地打了不少胜仗,也助长了玄甲军的气势。
无论是将士还是主将,都很难抵挡乘胜追击的诱惑。
同巴图打胜得那场仗,连同着多日来的成功一时间冲昏了他们的头脑,沿路追过去时落入圈套。
长青和邓砚尘当即勒马,眺望向北侧时,果然看见一人单枪匹马地冲过来,正是等候已久的乌木赫。
在他身后,蛮人的铁锤军紧随其后,马蹄震得地面颤抖。
邓砚尘奋力掩护部队撤离,慌乱中不慎被一只箭矢刺中胸口。
这一次,饶是长青心里不服气,也不得不意识到蛮人是有备而来。
无论是作战方式还是军力,都比以往强上数倍,他们一早就做足了准备,就等玄甲军闯入棋局。
“增援之事朝廷一直未给答复,左翼损失的三成人马,尚未能得以填补。”
长青重重地叹了口气道:“我明日再叫人拟一封文书送回去。”
邓砚尘眸色淡淡,没有再开口。
“昨日接到沿海交战地的来信,说侯爷那边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长青伸手挠了挠头,“若是朝廷一直未能派遣兵马增援,兴许我们可以求助于侯爷.......”
后半句话他没说,但他想邓砚尘早已经心知肚明。
前提是,他们得撑得到靖安侯大获全胜的那一天。
“这次朝廷送来的粮草能支撑多久?”邓砚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