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鉴宝时代

如今时代,被鉴宝与收藏的热潮席卷。其实,早在唐朝,就有过一次这样的浪潮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的志怪笔记中,在涉及珍奇宝物时,往往会出现西域胡人的影子。他们所扮演的是懂行识宝的角色。

在开放繁盛的唐朝,中外交流频繁,首都长安更是汇集了来自各国的商人、留学生和游客。胡人文化深深地在这个帝国的心脏中留下烙印,并介入了唐人的日常生活。李白在《少年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其中,来唐朝做生意的胡人尤多,他们主要来自西域、中亚、西亚,也有来自南亚和东南亚的。胡商主要云集在长安、洛阳、扬州等重要城市。以长安为例,他们主要聚集在西市附近的坊区,如醴泉坊、延康坊、光德坊、崇化坊等。从唐朝志怪笔记中记载的鉴宝故事中可以判断,胡商所从事的往往是珠宝生意。在这些故事中,最初持宝的唐朝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手中之物的价值,当胡商出现后,慧眼识珠,道出该物的稀奇。为了珍宝,他们往往出手阔绰,以高价收购。比如,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武则天时,西域蕃国向朝廷敬献佛教毗娄博义天王的下颔骨和辟支佛的舌头,同时送上珠子一颗。崇佛的武则天很高兴,派人将这佛家之宝悬于长安城楼,展示给百姓看。天王的颔骨大如交椅,辟支佛的舌头大如牛舌,而那颗珠子大小如拇指,呈浅青色,不怎么起眼。

随后我们把镜头对准长安西明寺,它是长安最大的寺院,面积占去了所在的延康坊的四分之一还多。有一天,寺里举办了一个盛大的讲经活动,在听讲的人中有一名胡商,他似乎心不在焉,眼睛一直盯着大殿上的金刚像。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十多天。寺内僧人感到奇怪,把他拉到一边,细问缘故。胡商说:“金刚像额头上的那枚珠子,我很感兴趣,可以卖给我吗?”

僧人说:“你要买这珠子?”

胡商说:“我可以出高价。”

僧人开口报价,说要一千贯钱。

胡商大笑:“才一千贯?”

僧人似乎觉得自己要低了,于是一路涨价,最后以十万贯钱敲定价格。胡商得到那珠子后,迅速踏上西返之路,欲归还故国。西明寺僧人觉得此事蹊跷,于是禀报武则天,后者很吃惊,下令追捕胡商。正如我们所猜测的那样,胡商所得是西域蕃国随佛骨一起进献的那颗本不起眼的青珠。当时,展示活动结束,武则天并未在意该珠,将其随便赐予西明寺。寺院僧人将该珠镶嵌在金刚像的额头上。

现在我们看第三个镜头:胡商被捕。

捕头:“珠子何在?天后追查!”

胡商:“并未在我身上。”

捕头:“不讲?”

胡商:“……已吞入腹中,不可得。”

捕头:“那可以剖开你的肚子,呵呵!”

胡商大惊,不得已,剖开自己的大腿,取出珠子。原来他将珠子藏在了大腿中。武则天亲自审问了胡商:“你为何高价购买此珠,又不惜剖肉,将其藏于腿中?”

胡商:“陛下不知,西域之国有青泥泊,里面多珍宝,但由于泊中泥深,人们不可得宝。但若将此珠投于泊中,那淤泥就会变成了清水,珍宝即可得。”

则天时,西国献毗娄博义天王下颔骨及辟支佛舌,并青泥珠一枚。则天悬额及舌,以示百姓。额大如胡床;舌青色,大如牛舌。珠类拇指,微青,后不知贵,以施西明寺僧,布金刚额中。后有讲席,胡人来听讲,见珠纵视,目不舍,如是积十余日,但于珠下谛视,而意不在讲。僧知其故,因问:“故欲买珠耶?”胡云:“必若见卖,当致重价。”僧初索千贯,渐至万贯,胡悉不醻,遂定至十万贯,卖之。胡得珠,纳腿肉中,还西国。僧寻闻奏,则天敕求此胡,数日得之。使者问珠所在,胡云:“以吞入腹。”使者欲刳其腹,胡不得已,于腿中取出。则天召问:“贵价市此,焉所用之?”胡云:“西国有青泥泊,多珠珍宝,但苦泥深不可得。若以此珠投泊中,泥悉成水,其宝可得。”则天国宝持之,至玄宗时犹在。 (《广异记》)

据说,清泥珠一直到唐玄宗时代还被收藏于大内府库。后来丧失于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在唐朝,与清泥珠并称的,还有清水珠。这枚宝珠出现在《宣室志》中:

冯翊严生者,家于汉南,尝游岘山,得一物,其状若弹丸,色黑而大,有光,视之洁澈,若轻冰焉。生持以示于人,或曰:“珠也。”生因以“弹珠”名之,常置于箱中。其后生游长安,乃于春明门逢一胡人,叩焉而言:“衣橐中有奇宝,愿有得一见。”生即以“弹珠”示之。胡人捧之而喜曰:“此天下之奇货也,愿以三十万为价。”曰:“此宝安所用而君厚其价如是哉!”胡人曰:“我,西国人。此乃吾国之至宝,国人谓之‘清水珠’,若置于浊水,泠然洞彻矣。自亡此宝且三岁,吾国之井泉尽浊,国人俱病。故此越海逾山,来中夏以求之。今果得于子矣。”胡人即命注浊水于缶,以珠投之,俄而其水澹然清莹,纤毫可辨。生于是以珠与胡,获其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