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力士风云集长安 英国公病重开宴会

【我是大力士】

高丽平了,值得庆祝,然而,李治觉得,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外患,而是自我。接着选才吧!他说。

刑部尚书卢承庆奉命为考功员外郎,卢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考核、评论、给分。卢承庆是个喜欢发掘人才的人,从来都是。那一日,正好赶上他考核一位督办漕运遭大风、粮食被损的官员。卢承庆面无表情地对他说:“监运损粮,考中下。”那人听罢,神色自若地退了下去。卢承庆感觉这个人很有意思,又觉得漕运遭大风根本就不是人类能控制得了的,于是改注:“非力所及,考中中。”

那人没有感谢国家,更没感谢皇帝龙恩浩荡,只是点了点头,拜了拜,退下去了。七十多岁的卢承庆,年轻的时候,曾和父亲一起迎接李渊的起义军,也曾在贞观年代查办罪恶。可眼前这个人,让他兴趣猛增。

为了这人的心态,他当下改注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明朝人感慨于这个小官宠辱不惊的精神,发明了一副对联,道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位督办漕运的官员,姓名、经历一律没有记载,有人说是曾经遭海风破了运粮船的冯师本。

冯师本,也没有多少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是个大力士。相传他和京城里两位猛人交好,猛人一位名叫彭博通,一位名叫宋令文。三人曾经玩过一个游戏,也酿成了一桩桩的血案。

先说宋令文,宋令文有神力,当年禅定寺有一头公牛,蛮横无比,没人敢拦,只能盖几堵墙挡着。宋令文不信这牛有多大力气,一个人光着膀子就跳进去跟牛决斗。牛牛气冲天地顶向宋令文,宋令文两手抓住牛角往下一掰,但听噼里啪啦脊梁骨碎裂的声音后,牛背被宋令文折断了。

可见,宋令文先生的力气已经很大了。

他声名鹊起,又时常耍些流氓,譬如没酒喝了,就去太学偷人家学生的衣裳,然后一手将讲堂的石柱抬起,把衣裳放在柱子底下。学生找来,宋令文先生就一脸腌臜地要人家请客。学生答应后,他才抬起石柱,把衣裳还给人家。

冯师本、宋令文,因同是力大无穷的猛人而结识,后来参与进来的,就是彭博通。

为了让事情更具有观赏性,那日,彭博通又找来壮士魏弘哲。魏弘哲、宋令文、冯师本,遵照彭博通的指示,要夺下躺在床上假装睡觉的彭博通的木枕。三人开始抢,最后床脚折断,枕头依然淡定地躺在彭博通的后脑勺下。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有人甚至翻上屋顶,掀开屋瓦往里头瞧。此事过后,主人家的院墙尽坏,屋顶被掀成了马蜂窝。由此,本人可以简单粗暴地论断:宋令文力大无穷,然而彭博通是他的十倍。

而且由此可以看出,这几人中的冯师本,只是个喜欢和宋令文、彭博通在一起厮混的大力士,而不是上面那个宠辱不惊的男主角。这年头,能通过军功混得一官半职,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在没有武举的年代,大家也只能从军,从一名普通的士卒开始自己的奋斗。宋令文和冯师本就是这群人里头的佼佼者,尤其是文武全才宋令文同志。

宋令文力大有比(彭博通比他厉害),他的文采和书法在当时都是令人称道的。宰相张怀瓘称赞他:“令文有三绝,书、画、力。尤于书备兼诸体,偏意在草,志欲究能翰简,翩翩甚得书之媚趣。”宋令文有三个孩子,长子宋之问,文学家;次子宋之逊,书法家;三子宋之悌,猛士。

一家父子四人,都在历史中留下了重彩的一笔。

其余也就这样了,但诸位一定要知道长子宋之问,这个特爱文词,为世人赞誉的文人。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宋之问进士及第,开始了他的仕途。

【给我个官儿吧】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优秀的取士制度,但在隋唐,还都只能是士族(只要祖上有过当官的就可)参加,平民子弟没有资格。考中者被安排当官,每年都要接受考核。朝廷召集官员进行铨选,也是为了提拔优秀人才,让他们各显其能。

铨选之法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设计的。

书法、思想类,先进行考试,名曰“注”;语言、外形类,后进行,名曰“铨”。这两类考完,先别忙着高兴,纵然你帅你有才,也不一定能入围,因为你的文章正在接受吏部侍郎的检阅。你们被划分成了几类,当然,你不会知道你到底属于哪个层次,你只知道大堂之上,尚书省的宰相(仆射)都过来考你们了。

宰相各自都有主动权,他们会问你一些不着调的问题,譬如“我犯了错,你会去皇帝那里告我么”,再譬如“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不过请放心,人家不会问你你的墓志铭是什么,所以不必苦大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