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五(第2/2页)
赵国使者又赴魏国求救,当时孔子的六世孙子高在魏国当相国,想救助赵国。但是秦昭王早作了魏国的统战工作,许诺把垣雍割给魏人。魏国君臣都认为:邻国的失败,是我们的福气。孔子的六世孙子顺长叹说:“我看不出二十年,天下就将尽为秦所有了!”
魏国也借不来粮食,韩国被赵人独吞了上党,也不肯假以援手。于是赵括知道救兵和救济粮已经没指望了,这才决心孤注一掷,命令空着肚子、疲软之极的赵军组织突围(倘若早作突围计划,而不是由于畏惧白起而迟至今日,赵军当能以壮烈牺牲一部分掩护部队为代价,实现大多数人的顺利突围的,而不至于全军被虏。古代这种成功突围的例子还是满多了。当时通讯不发达,白起不可能把四个方面防军布置的滴水不露,赵括找到一个突破口出去当不难)。
赵括选择了秦军四个方面的壁垒的某一个作为突破对象,把所有能够拿起武器的人分为四队,周而复始地以血肉之躯去冲击敌人密集的弩箭。可是白起指挥防守能力一点不比攻坚能力弱,而且秦军早就把周长百多里的壁垒铸成,赵军苦战终日,一直不能突破秦垒。赵括军队被困在狭窄的河谷当中,回旋余地很小,只能小批量周而复始用兵,形成不了对秦垒的强大威胁。
赵括知道今日不能突围,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亲自上阵搏战,坐在战车里狂呼猛冲,他的那帮少壮派的亲信都跟着他。结果一箭当胸射在了赵括这个可恨又可怜的家伙身上。赵括狂叫一声,吐血三两,被当场射杀在敌军垒前。
四十万赵军见主帅已亡,再无斗志,全部向武安君投降。长平大会战至此结束,自四月至九月,用时近半年,双方前后共投入兵力超过一百万,最后以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告终(廉颇赔了五万,赵括送了四十)。在这场战役里,白起突破了传统兵法里“军不十不围”的束缚,大胆依靠有利地形,以相近兵力包围敌军并予以全歼,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充分印证了那句名言: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