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转弯
天朝辉煌
杭州城内有十个巨大的广场和市场,街道两旁的商店,不计其数。每一个广场的长度都在一公里左右,广场对面则是主要街道,宽约四十步,从城的这一端直通到城的那一端。运河跟一条主要街道平行,河岸上有庞大的用巨石建筑的货栈,存放着从印度或其他地方来的商人们所带的货物。这些外国商人,可以很方便地到就近的市场上交易。一星期中有三天是交易日子,每一个市场在这三天交易的日子里,总有四万人到五万人参加。
杭州街道全铺着石板或方砖,主要道路的两侧各有十步宽的距离,用石板或方砖铺成,但中间却铺着小鹅卵石。阴沟纵横,使雨水得以流入运河。街道上始终非常清洁干燥,在这些小鹅卵石的道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一样地不停奔驰。马车是长方形的,上面有篷盖,更有丝织的窗帘和丝织的坐垫,可以容纳六个人。
杭州主要街道的两旁,矗立着高楼大厦。男人跟女人一样,皮肤很细,外貌很潇洒。不过女人尤其漂亮,眉目清秀,弱不胜衣。他们的服装都很讲究,除了衣服是绸缎做的外,还佩戴着珠宝,这些珠宝价值连城。1
1298年,作为战俘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狱中口述,由作家鲁思梯谦写出了传世名著《马可·波罗游记》,这是其中的三段。
这是一本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书,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约翰逊和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都是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才纷纷东来寻访中国的。传说中富庶的国度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太具有吸引力了。
大约三百年后,又一个意大利人来到中国,他就是利玛窦2。他在其《中国札记》中仍这样记载:
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的东西,无论是衣食甚至是奇巧与奢侈。在这个王国的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无需由外国进口。我甚至愿意冒昧地说,实际上凡在欧洲生长的一切都照样可以在中国找到。
这里,我们还发现了桔子和柑桔类水果以及各种刺丛上生长的水果,种类繁多,并具有比别的国家同类水果更好的香味。
花草之丰盛确实令人不能再有什么奢求了,中国人有很多种花是我们从不知道的,它深深打动人们的美感,并显示造物者慷慨的恩赐。
中国人用糖比蜂蜜更普遍得多,尽管在这个国家两者都很充裕。
在中国,可以看到有些城市是建筑在河流湖泊之中的,就像威尼斯在海上那样,有宫殿般的船舶在其间往返。
我在南京时曾目睹为了庆祝元月而举行的焰火会,这是他们盛大的节日,在这一场合我估计他们消耗的火药足够维持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达数年之久。3
三十年后,又一个葡萄牙籍传教士谢务禄4来到中国,后在其著作《大中国志》中仍这样介绍大明王朝的繁华:
我曾在流向杭州的南京河的一个港湾停留八天,等待数量惊人的汇集起来的船只通过。一个沙漏时辰过去,仅数一数往上航行的小船,就有三百艘。那么多的船都满载货物,为旅客提供便利,简直是奇迹。船只都有顶篷,保持清洁。有的船饰以图画,看来是作为游乐之用,不是运货的。
他们的住房不如我们的华丽和耐用,不过因设计良好而便于居住,整洁舒适。他们使用大量的优良涂料漆刷房屋,而且刷得精细。
他们房里的器皿和家具奇特而奢华。
他们的镀金家具和装饰、及妇女的珠宝,因需求和新奇,已为全世界所熟知,但这些物品并不从一个港口输出,而是经由许多港口输出,经常有大宗交易。
若有足够的空地,他们也种大树,堆积假山,并为此从远方运来许多巨石。他们养鸟,如鹤、天鹅,及别的美禽;也养动物,如鹿,另一种白斑、毛色淡黄的鹿;他们挖了许多鱼塘,塘里的彩色金鱼上下遨游,清晰可见;还有其他类似的奇异好玩的东西。
夜莺比我们的大,歌唱的姿态和声音都一样。有的鸟我们没有,很受珍视,外表漂亮,也是美味食品。5
抄此三人的东西,那种感觉是无法描述的。明显不是客观地写实,而是一种带有情绪化的表述。通过这些描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文学的夸张,更有一种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产生的仰视心理。
古代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位置?概而言之,“天朝上国”。古代中国一直处于别国的仰视里,这不仅仅是一种“合群的爱国的自大”6,而是一种存在两千年的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