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者的下场

历史的发展,不是体现在朝代的变化,而是体现在制度的变化,从秦到清,虽不断变化名称,但是我们都称之为封建社会,就是因为制度上没有本质的变化。而制度的变化,是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完成的。我们经常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事实上,革命只实现了政权的转移,而真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还是靠制度改革。

韩愈有首《赠张籍》,其中两句:“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我觉得用这两句诗来表述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条直线走下去的。理想总是很美好的,但是现实的发展却要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历史发展的步伐不得不踉跄着越过各种门槛。

从中国历代的改革家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这种真正踉跄的姿态。中国的改革家很多,我们可以选几个重要的总结一下。

1.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

商鞅,战国时没落贵族的后裔,卫国人,从小就“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他见卫国势弱,就跑到魏国,“求事于魏相国公叔痤”,并做了公叔痤的家臣,很受重用。

不久,公叔痤病重,死前告诉魏惠王,“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345魏惠王没太在意,既没用他也没杀他。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30岁的商鞅应召入秦,进献富国强兵之策。

公元前359年,商鞅被封为左庶长346。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一)颁布严厉的法律,制定什伍连坐制度,增加肉刑、大辟、凿颠、抽肋、镬烹等刑罚。太子驷犯法,商鞅公正执法,处罚了老师公子虔。公元前346年,公子虔又犯了其他法,遭劓刑。(二)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爵位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除国君嫡系以外的宗室,没有军功就取消其贵族身份,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凡从事工商业和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隶。(四)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全面控制,剥夺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这一点为以后郡县制的创建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350年,第二次变法,(一)“开阡陌封疆”,国家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在法律上公开允许土地买卖。(二)普遍推行县制,“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347

前340年,商鞅奉秦孝公命令攻打魏国,魏将公子昂原是商鞅在魏国时的朋友,商鞅就请公子昂和谈,毫无防备之心的公子昂如约而至,可是商鞅却在会谈后生擒了公子昂,并趁机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348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至边关,要住客栈,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想逃往魏国,魏国人又因商鞅曾背信弃义打败魏国,也不愿收留。走投无路的商鞅回到他的封地——商邑,秦国发兵讨伐,“杀商鞅于郑国黾池”。死后,商鞅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并灭族。

2.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王莽,祖父王禁,是个嗜酒好色的小吏,因妻妾众多而有八子四女,王莽父亲王曼,行二,早死。

王氏家族的兴起,皆因二姐王政君。公元前53年,18岁的王政君应选入宫。那时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刚死,心情忧郁,无心选妃,情势所迫,随手一指,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就成了太子妃。更幸运的是侍宿一夜竟然怀孕了,就是后来的汉成帝刘骜。

公元前49年,皇太子刘奭即位,史称汉元帝,王政君升级为皇后,岳父王禁被封为阳平侯。

公元前42年,王禁去世,其长子王凤继承侯位,被任命为卫尉、侍中之职349。

公元前33年,刘骜即位,皇后王政君升格为皇太后,王氏家族再一次发达。成帝即位后第一件事是加封舅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此后,成帝又照太后的意思,于一天内,同时封太后的其余五个弟弟(王崇已先受封,王曼早死)为侯。

据说王莽相貌极丑350,再加上其父亲王曼早死而未被封侯,所以他在王氏家庭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但年轻的王莽内外兼修,对内孝敬寡居的母亲,照顾兄长的遗孀,耐心教育顽皮的侄子,对外则结交一些英俊的朋友,又拜当时著名的学者陈参为师。攻读经书孜孜不倦,待人接物恭敬有礼,尤其是侍奉执掌大权的伯父、叔父们,更是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