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韬光养晦

七岁的唐国公

李渊是幸运的。因为他出生在官宦世家,吃喝不愁。

李渊是很幸运的。因为他做了皇帝,而且是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最高级别的事业有成者。成功了,光辉灿烂!但成功的道路却是曲折的。而通往皇帝宝座的道路更是充满艰难险阻,因为那是刀光剑影的血拼!

公元566年,长安唐国公府里,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唐国公李昞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此前他一直在客厅里转来转去,额头上渗满了汗珠,因为他的妻子即将分娩。

做过父亲的人大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妻子快要分娩时,自己焦急地在产房外面走来走去,两手紧紧地攥在胸前,在心里都会说上一句:“保佑母子平安。”在这一点上,上到皇帝公卿下到黎民百姓都是如此。李昞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当仆人请他进去看看时,李昞三步并成两步地走到屋里。

小孩长得又白又胖,奇异的是胸前长着三个乳头。为了寄托家族兴旺的愿望,希望孩子有个锦绣光辉的前程,李昞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叫“渊”,字“叔德”。

李渊出生在这个家庭里,想不前途光明都是很困难的,因为他的家庭实在是太不一般了。

李渊的祖上那是怎一个“牛”字了得。

七世祖李暠,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建立者。嗯,有做皇帝的家族史。

祖父李虎曾经协助宇文泰建立北周政权,被封为“柱国”(比丞相还大),死后追封“唐国公”。

父亲李昞袭封“唐国公”,任“柱国大将军”,其妻(李渊的母亲)是杨坚(当时是北周皇帝的岳父,后来的隋文帝)妻子的同胞姊妹,也就是说李昞和隋文帝是“连襟儿”关系。

李渊小朋友和我们现在的孩子一样,天真无邪,充满幻想,他会坐在窗前数着天上的星星,也会和其他小朋友去玩捉迷藏,还会听妈妈讲美丽的童话故事。

但是生活有欢乐,就会有烦恼。

李昞的去世,使李渊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那一年李渊七岁。按照当时的官吏制度,李渊袭封为“唐国公”。而从这一刻起,肩负着兴旺李氏家族的重大使命迫使李渊小朋友必须每天像个官场中人一样,一举一动都要按规范去做,不能任性而为,这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讲,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这也当然不符合我们现代幼儿教育的法则,不过我们也要理解在一千多年前当然没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儿童心理学》之类的理论书籍,而教育孩子,也只能用《诗经》《论语》、之乎者也之类的书籍,所以李渊生活在那个年代,也就只有一个字———“忍”。

不过,喜欢读书是李渊小朋友的一大优点,什么《汉书》《史记》之类的历史书籍他都喜欢读,不要认为他读书是为了“应试教育”,要知道他的地位已经不需要再考试了。李渊读书是为了从中吸取为官的经验,吸取权谋之术,为将来立足官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故,皇后和八岁的周静帝无力控制朝政,李渊的姨夫杨坚(周静帝的外公)趁此机会以大丞相的身份入朝辅政,其实是为了谋篡帝位。一些掌握地方兵权的军政头目,看到杨坚谋篡帝位的苗头,就起兵造反,结果被杨坚通通干掉。接着杨坚又大肆屠杀北周皇室成员,自己大权独揽,年幼的周静帝完全陷入孤立。

公元581年,杨坚废掉周静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隋”。

这个事件对李渊的触动很大,以前他只是在书里看到那君臣之间、朝堂之上一幕幕的阴谋诡计和残忍杀戳,但是这一切在今天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更令李渊困惑的是,这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事,一边是他的姨夫,一边是他的表姐和外甥。

“这是为什么?不是曾经很多人对我说过家庭要和睦吗?可是现在……”李渊就怀着这样的一种矛盾心理,告别了少年时代。

初入仕途

人生能否成功,起点很重要。李渊的起点并不低。

隋朝刚刚建立,少年李渊凭着姨夫隋文帝杨坚的关系,当上了“千牛备身”(皇帝的亲身护卫),这个职位虽然并不高,但由于经常跟随皇帝左右,可以想象那是相当的威风,可以充分发扬“狐假虎威”的精神,随时风光一把。

但是,我们的李渊同学头脑是十分清楚的,对于他来讲,现在还只是个“官场实习生”,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利用“千牛备身”这个职位,向诸位“官场”老前辈们学习。

李渊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每次当他立于朝堂之下时,他都会仔细认真地听君臣们讨论国家大事。尤其是那些谋臣们所献的计策,更是令他拓宽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