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治理蝗灾
当姚崇明白了李隆基的意图后,他开始大显身手,前边提到的拆除寺庙和限制贵戚等事件其中都有姚崇的功劳,不过在姚崇这四年的宰相生涯中,使他走向顶峰的是他以独有的魄力和手段成功治理蝗灾的事件。
开元三年(715年)五月,山东地区出现了蝗灾。
事实上,出现蝗灾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人们对于这件事儿的态度。
这事儿如果要是发生在现代,政府一定会组织相关部门动用大量的杀虫剂去治理蝗灾。但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并不具备完善的科学知识,很多人对于蝗灾的出现,怀有一种恐慌的心里,而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很自然的又让人们联想到是上天发怒,向人间警告。
有句话说的好,思路决定出路!有了上述这样的想法,接下来要做的就肯定不再想着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去治理蝗灾,而是在田地里进行祷告,祈求这些蝗虫嘴下留情。
可惜的是,“蝗军”们依旧在田地里施行着“三光”政策,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消息传到长安,治理蝗灾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姚崇的头上,姚崇虽然没学过唯物主义, 但他明白老百姓们如鸡哆碎米般的叩头祷告,丝毫不起作用,所以他提出了治理蝗灾的建议——立刻命令州县官员捕捉蝗虫,并就地掩埋。
按说这么个简单的事儿应该很快就能实行,但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之所以出现很多问题,关键是在于上层有问题。
当姚崇在朝堂上将自己的建议说出来后,立即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质疑的人提出了一个伪命题:蝗虫太多,什么时候能杀完呢?
事实上,当时就连李隆基都对姚崇的建议将信将疑,当然姚崇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现在山东地区遍地都是蝗虫,附近地区的老百姓已经快逃光了,我们怎么能坐视蝗虫任意糟蹋庄稼而不管呢?即使这些蝗虫杀不完,也总比养着它们要好。”
姚崇说完环顾在场的所有人,他已经做好了舌战群儒的准备。
“杀蝗虫如果过多,会不会伤天地之和啊?”副相卢怀慎试探着问道。
面对卢怀慎的问话,姚崇丝毫没有动摇,大声说道:“从前楚庄王吞蛭而病愈,孙叔敖杀蛇而得到福报,现在怎么能不忍心杀蝗虫而忍心让百姓们饿死呢?”
姚崇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在场的所有人,虽然顾及到皇帝陛下在场,但姚崇的声调显然已经比刚才高了很多。
最后,他加了一句:
“如果捕杀蝗虫会导致灾祸,我姚崇愿意承担一切罪责!”
姚崇的话掷地有声,所有人全都沉默不语。
“既然姚爱卿决心这么大,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李隆基最终出来收场。
事实证明,这本来就是一件应该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决策的事情,之所以最终姚崇出面坚持才得以解决,完全是因为观念所致,尤其是像卢怀慎这样朝廷上层的人。
不过,让姚崇想不到的是,在这次蝗灾仅仅过去一年后,山东地区再次爆发蝗灾,更让他气愤的是,这一次有的人依然老毛病不改,甚至是变本加厉。
当姚崇再一次提出治理蝗灾的意见后,站出来唱反调的是汴州刺史倪若水。
倪若水给姚崇写信道:“消除天灾还得靠积德,当年刘聪就曾经捕杀过蝗虫,结果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蝗灾更加严重,显然是因为不积德。”
和上次卢怀慎提出的反对理由相比,这一次倪若水的理由貌似更加充分,而且举例说明,有板有眼。
而且倪大人不仅写信搞对抗,还身体力行,拒绝姚崇派出的负责组织治理蝗灾的御史入境。
这就是传说中的没事儿找抽型。
姚崇接到信后立即发飙,不过他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知道像倪若水这样的人跟自己搞对抗,目的是为了博得名声,如果自己一怒之下将他贬官,他反而有了标榜自己的理由。
别看我是一个小小的刺史,曾经也是让宰相大人动过怒的人!
所以,在看穿了倪若水的小算盘后,姚崇给他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并不长,但每句话都具有杀伤力。
“你说的那个刘聪是个非法皇帝,他那德行怎么能镇压住妖孽呢?现在我们是明君在位,德行自然胜过妖孽。历史有过记载,古代贤明的地方官,蝗虫都不能进入他的辖区,你说积德可以避免蝗灾,现在你的辖区内蝗虫泛滥,是不是因为你不积德呢?”
总结姚崇的话,其实只有两句:你的行为是在和皇帝搞对抗,而且你的地盘一切得从你自身找原因。
臭小子,跟我斗!老子当年连韦皇后和太平公主都不怕,现在会在乎你个小小的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