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行者罗洛
最终有人成功在西欧大陆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是人们对于此人的出身知之甚少。他可能有着挪威血统82,后人称之为“罗洛”(Rollo)、“赫尔罗夫”(Hrolf)或者拉丁语叫法“赫罗雷夫”(Hrolleif)。关于他生平的最详细记载,出自后世一位名叫圣昆廷的杜多(Dudo of St. Quentin)的历史学家之手。该历史学家是诺曼人,受罗洛的孙子理查一世(RichardⅠ)之托,完成这项使命。根据杜多的记载,年轻的罗洛是挪威的首位国王“金发王”哈拉尔最信任的伙伴的儿子。然而,尽管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罗洛的父亲却有着非常强烈的独立人格,“绝不会在任何国王面前低下自己的头颅”。
也许他不该如此固执。“金发王”哈拉尔在自己晚年的时候,把管理王国的任务交给了他最钟爱的儿子“血斧王”埃里克,但埃里克对于固执的王公贵族没有任何好感。老国王哈拉尔死后,“血斧王”就带人闯入并占领了罗洛的农场。罗洛目睹了自己的哥哥被人活活砍死,他自己也遭到了流放。
同许多触犯了强大领主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一样,这个孩子成了职业的维京海盗,不停地在英格兰和弗里西亚的沿海地区即今天的荷兰进行掠夺。他有着伟岸的身躯——显然他的体形过于庞大,维京人的马匹无法承载他的体重,因此他必须一直步行。83罗洛身边很快便聚集了一帮丹麦人,与他共同作战。不管罗洛的出身或者体形到底如何,我们很清楚的是他非常擅长于掠夺。他和他的同伴越过了英吉利海峡,加入了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法兰克帝国的大潮。
阿尔弗雷德大帝战胜异教徒大军之后,侵略者开始重新涌入法兰克帝国境内。885年,欧洲大陆上爆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入侵事件,700艘战舰载着4万名侵略者来到了巴黎。84一位法国宗教领袖写道:“北方人的怒火在这片土地上肆意地燃烧。”然而,与曾经围困英格兰的那群人不同,这支维京大军并没有公认的领袖。巴黎的居民派出了一位在此定居的维京人,打算与他们和谈,但是这个维京人找不到一位可以代表整支大军发言的权威人士。他问他们是什么人,有什么目的。根据杜多的记载,他们的回答是他们是维京人,来此的目的是征服法国。他又问他们的国王是谁,他们骄傲地挺起自己的胸膛,答道:“我们没有国王,因为我们彼此平等。”
这次交谈可能是一位诺曼作家杜撰出来的,他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他所在的公国独立于法兰克王国,但这却更好地刻画出了9世纪时维京人的独立性。他们非常重视言论和行为自由,并不仅仅把它们当作理念,而是当作不争的事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之所以没有自己的国王,是因为他们都是法外之徒。他们的目的是获得名声和求取财富。激励他们的是掠夺能够获得物资,而非爱国主义或者传统的义务。帮派或者家族是将他们松散地维系在一起的唯一纽带。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声望最高的维京人,那只能是西格弗雷德,他可能加入过异教徒大军。在阿尔弗雷德和古特仑和解一年后,他率领一支大军渡过了北海,洗劫了弗里西亚沿岸的数座城市。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一直在法兰克王国的东部活动,掠夺了马斯特里赫特(Maestrict)、科隆、艾克斯(Aix)及特里尔(Trier)。最后,法兰克帝国的皇帝“胖子”查理(Charles the Fat)决定摆脱这些侵略者的骚扰,通过贿赂让他们离去。
西格弗雷德愉快地接受了这场交易,并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掠夺了皮卡第和佛兰德斯。885年,他重新回到了查理曼的领地,向他索要一笔丰厚的贡金。查理拒绝了这项要求,西格雷德于是率领他的舰队驶入了塞纳河口,击溃了一支法兰克军队,洗劫了鲁昂。就是从这座城市开始,其他的兵团加入了西格弗雷德的行列。到了11月时,整个大军已经抵达了巴黎。
9世纪时,只有两座桥梁连接着法兰西岛和塞纳河岸。北边的桥梁较为狭窄,但是座石桥,桥的两端各有一座守卫森严的塔楼。南边的桥梁虽然建有塔防,但是由于是座木桥,所以桥梁本身较为脆弱。
一切都取决于这两座桥梁。如果维京人能攻下它们,那么他们不但能孤立巴黎,而且还控制了进入前方富庶区域的要道;然而,如果巴黎人守住了这两座桥梁,维京人就会被孤立起来,暴露在敌方的援军之前。
起初,西格弗雷德试图通过谈判来获准通过这两座桥梁。巴黎城内只有2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他承诺如果他们同意放下两座吊桥,他在通过巴黎时,不会破坏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巴黎人拒绝了他的提议,说他们的国王命令他们守卫这两座桥梁,哪怕只剩一人,他们也绝不会放弃。第二天,围攻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