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合众为国
徐州,大宋银行后院。
在苏适的书房之内,兄弟二人默默对视。今儿苏适连银行大楼都不去了,只是守在自家的书房之内,拿着一份诏书,翻来覆去的仔细看,也不知道看了多久。他哥哥苏迟和他面对面坐着,只是唉声叹气。
屋子里面静悄悄的,只听见叹息的声音。
到了最后,苏适手一抖,将那纸诏书放在桌上,一只胖手按住太阳穴,深深叹息:“这帮复古党人是不想给东南八州一国的商人活路啊……居然要挪走大宋银行中的金山银山和铜钱山……这可是银行的根本啊!东南八州一国的商贸繁荣,交易巨大,钱财划转只能透过银行进行,商户也习惯把本钱存入银行吃点利息。如果需要大额钱财用于经营,也都向银行告贷。而东南银行业的根本,就是存在大宋银行里面的金山银山铜山啊!这要是搬空了,东南八州一国的银行业就垮完了,到时候东南的工商百业还能不垮?复古党人还想在东南重征商税……他们就不怕东南的豪商造反?”
听着弟弟提到“造反”,苏迟冷冷一笑道:“他们就是想把东南工商业搞垮了!工商不垮,耕战国策怎么实行?再说了,复古党都计划好了,要以关陇为本。关陇那边也靠不上工商啊!顶天就是从四川运点蜀锦,从江汉拉点米粮。东南工商还有何用?杀鸡取卵得了!至于东南造不造反,他们是不会在乎的!”
苏适摇摇头,“关陇为本?可唐朝的时候,长安也需要江南、江淮的财帛供养的。”
“那还不是因为府兵制败坏的缘故?”苏迟道,“府兵坏了,才需要江南、江淮的财帛募兵。府兵不坏,关陇贫瘠之地就能养数十万户,要江南、江淮的财帛何用?大宋银行中的金山银山,不过是用来安抚西北将门的本钱。有他们的支持,府兵制就可在关陇推行了。有了关陇的武力,巴蜀、江汉,都只得俯首帖耳。”
“那么说来,复古党人是真复古?”
苏迟哼了一声:“不是复古党人要真复古,而是支持复古党人的新军官兵要真复古!那些人大多是西北来的土包子……不喜欢东南的维新派的办法!这里面,可不仅仅是丝绸、布匹的那点利益!”
“还有什么?”
苏迟道:“还有官帽子!东南八州一国所谋的,不就是用新学代科举吗?他们西北人所要的则是以军功代科举啊!”
大宋毕竟是官本位的社会,东南工商、西北军头,还有各地的士大夫所争夺的大利,首先就是官帽子,然后才是钱。
有了官,还怕没有钱?
若是有钱无官,钱能保得住?
而大宋的取士制度——科举,貌似公平,但是对于东南工商和西北军阀都是不利的。所以双方都想将之废除!
进士一科,素有“五十少进士”之称,可以在弱冠、而立之年就金榜题名的,都是少有的奇才。奋斗到四五十岁才得偿所愿者才是多数。
而工商豪门出身的读书人是很少有这等终身苦读的毅力的。他们面对的诱惑太多了,从工商业中攫取财富又太容易了。很难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至于西北军阀之门就更别提了,想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可能,你要不闻,西贼就打过来了!
所以在北宋一朝,作为军事重镇的陕西、河东、河北,在科举仕途上一直都是稳居倒数前三。作为国家武力支柱的三个路,在科场上如此蹉跎,自然是很不甘心的。
西北的将门,如果想要染指高贵的文官,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废掉科举制度,或者将科举制变回唐朝初年的状况,成为世选和军功的补充。
而东南的工商业,则巴望新学取士,想用大学取得科举。因为大学不需要终身苦读,而且所学也比较实用,考不上进士还能去干别的事儿。
另外,如今大学的学费可不便宜!东南工商富豪可以凭借其财力将大量的子弟送入大学,从而达到垄断官场的目的。
苏适想了又想,最后摇摇头道:“这样下去,天下怕是要三分了吧?”
他的意思就是天下将会分为北周、西宋、东宋!
三国背后,都有各自对应的利益集团。北周是农场主和工商资本合办的国家;西宋属于保守的封建军事地主;东宋则属于东南工商集团。
至于科举士大夫……天下大事就快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苏迟瞧了眼弟弟:“天下三分难免,那么我家又如何?先伯父的子弟多在北地……你我又如何?一东一西?还是都在东面?”
苏适想了想,“大哥,西面有前途吗?”
“未必没有。”苏迟道,“西面如果没有前途,北面就要一统天下了!”
苏适点了点头,“也对!单靠东面的商人是挡不住北周的……大哥,小弟在东南经营多年,又掌握着银行,还是留在东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