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地论

大约是李董的身体恢复了一些,又一次百官临朝的时候,李董出现在了正中央。然后拿了一封捷报,随手扔给内侍,传阅重臣。

“辽水捷报。”

李董声音低沉有力,有点含混,却前所未有的充满力道。完全不像是刚刚发高烧然后可能烧坏了生育能力的,而且李董环视一圈后,才道:“侯君集做的不错,三路进军,稳扎稳打,已破高丽奴辽水屏障。”

重臣传阅,在京的军方实权大佬,仅剩李靖。此次征辽,战略上极端藐视,战术上极其重视。总之,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想象,也要有对峙数年的思想准备。

至于李勣牛进达等一票人物为什么没有赶上趟,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扶余城以西辽水以东,尽数落入我军之手,高丽奴若是丢了兴盛故都,哼哼……”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李董毫无风度地冷笑两声,然而即便是御史大夫,也没出来指摘皇帝你这个有失风度。

基本上,重臣们不敢说都在琢磨征辽会如何如何,但肯定不可能盼着征辽失败。

“陛下,欲图辽东,减少损伤,当南北牵制。登莱水军此时出击,一日便可拿下卑沙城!”

若是以前的长孙无忌,绝对不敢放这样的空炮。不过长孙冲是自己儿子,怎么可能不会把登莱的那点事情告诉他?再一个,此时站长孙无忌旁边的,正是杜如晦。杜构之前在哪儿厮混来着?挂什么差遣?

诚然,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毕竟是天王级的同行。正所谓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然而现在长孙无忌已经只有一条迂回的道路可以走,那也就没有必要去专门盯着杜如晦咬牙切齿,合作也是可以的。

更何况,长孙冲配合张德,杜构也配合张德,在河北道尤其是登莱,非常愉快。而且在侯君集大军抵进辽水之前,高句丽的石人岛已经落于登莱水军手中。

凭高句丽的那点水军,想要重新夺回石人岛,根本是痴心妄想。

而石人岛又叫石城岛,自石城登高远眺,便能看到。这岛也是刁钻,正好卡在高句丽辽东三大重镇和本土核心鸭绿水的中间。

若有五百精锐唐军,可以轻松登陆搅合个天翻地覆,而且可以让人半点脾气都没有。

“一日拿下卑沙城?”

几个军中骁将嗤笑一声,根本不屑和长孙无忌扯这个。

皇帝没不信,但长孙无忌比谁都清楚,登莱水军本身是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登莱水军形制上来说,就是上了船的步卒劲旅。但登莱水军在东海玩的比谁都疯狂,登莱水军是可以从民间借调力量的。

而很不巧,华润商号在东海,有三支船队,如今已经发展成三大船团,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长孙无忌本不是想要争辩什么,或者提醒什么,只是想要尽快地加速结束这场征辽之战,然后才能从中更快地获得丰厚的回报。

于是虽然有军方骁将嘲笑,他也没有分辨,反而是杜如晦轻咳一声,侧身看也不看长孙无忌:“辅机,稍安勿躁……”

杜如晦眼睛始终盯着勿板,面色如常。

然而长孙无忌听了杜如晦的话之后,瞥了一眼对面,见李靖似乎微微点头。而皇帝也是神色意动……

这时候,长孙无忌才想起来,侯君集能够成为征辽总管,是妹夫钦定的不假,但李药师也出力良多。

当然李药师这么做,除了让自己退出征辽总管人选之外,更是保全了张公谨在这场征辽之战中的作用。定襄军起码也是一路军马,而李勣,则是全身而退留在陇右……

皇帝和李靖,肯定是打了默契牌,并且有了不可告人的交易。而且这个交易,连自己作为大舅哥,也被蒙在鼓里。

倒不是说长孙无忌智商比杜如晦低,纯粹是两人所在的地位已经不一样。杜如晦是一个实权天王,长孙无忌现在处于非常尴尬的事业真空期,没办法长时间保持在一种“键盘反社会”的状态上。

朝会散去,长孙无忌赶了两步,追上杜如晦:“克明,辽东攻城略地,较之往昔,并不急躁?侯君集转性了?”

“拿下辽水金山城者,是定襄军。围困高句丽扶余城者,是张公谨。陛下金箭传边,契丹大贺窟哥及黄头室韦皆聚兵饶乐水,靺鞨人更是响应粟末水,此时围困高句丽故都的主力,乃是东胡诸部。”

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不过杜如晦不介意跟长孙无忌分享情报。

顿了顿,杜如晦又压低了声音:“辅机不日前往河北,当早作谋划。”

长孙无忌顿时愣在了那里,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而杜如晦已经走远了。他只好远远地拱拱手,表示答谢。

辽水大营,自北向南数百骑轰鸣而来。至辕门,一骑快马禀报,片刻辕门营帐大开。中军总管亲自出迎,然后两边借是迅速入营,营帐齐整,肃杀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