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进兵武关

武关,秦楚之咽喉,关中之锁钥,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古称少习关,战国时改名武关。

武关的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出关东行的道路却是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历来就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最是易守难攻不过。

这还不算,武关还有一道同样难以攻打的外郭,那便是武关东面五里外的吊桥岭,吊桥岭不但山势高峻而又陡峭,岭上还有着一道长约七里的秦楚分界墙,墙为片石砌成,既是战国时的秦楚国境线,又是理想的防御工事,界墙开有关门,门上筑有城楼,门外挖有深壕,全靠吊桥交通,守军只需要把吊桥拉起,进攻一方便很难摸到关门。

对准备进兵武关的少帅军来说还算好,托了秦始皇的福,统一六国后动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修筑了一条可以从宛城直抵咸阳的驰道,现在要想进兵吊桥岭已经比以前容易了许多,如果换成了在没有驰道的时代,光凭吊桥岭那条号称不能并骑的山道,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不敢生出非分之想。

然而即便如此,宽达数十米的驰道到了吊桥岭后,还是被迫收窄到了宽仅三丈,还必须曲折向上行进,同样很难向第一线投入进攻兵力,也十分容易到守军居高临下的沉重打击。

如果硬要说武关有什么弱点的话,也就是两个小小的瑕疵,一是武关的关城太小,周长不过三里,城中还有一些百姓居住,撑死也不过能够驻扎四五千人的军队;二是吊桥岭的山势过高,水源稀少,取水十分困难,难以驻扎太多的军队,同时吊桥岭上的界墙也只有不到两丈,远不及普通城墙那么高耸难登,多少可以让进攻一方看到一点强攻得手的希望。

关于这些武关的情况,早在从宛城出发西进之前,项康就已经有了十分详细的了解,也非常清楚想要强行突破武关绝对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事,但是没办法,破不了武关就进不了关中,所以项康也没办法,仍然还是在秦二世三年的正月二十五这天在宛城誓师西进,带着兵力在两万六千左右的少帅军主力想武关开拔。

沿着驰道进兵很快,即便携带着可以使用两个月的粮草和大量军需,少帅军主力还是只用了六天多点时间就赶到了析县,而此前从丹水北上讨伐析县的少帅军偏师周叔和郦商所部也早就拿下了析县,还收编了南阳境内的另一支反秦义师王陵所部大约三千来人,与少帅军主力会师一处后,便将少帅军的总兵力扩大到了三万七千余人。

与周叔、郦商等人见面后,项康先是狠狠夸赞了一番主动接受自军收编的刘老三同乡王陵,给他封了一个杂号将军,赏赐了一些钱财,又许诺将来给他封侯,然后还是在王陵再三道谢后,项康才转向周叔问道:“怎么样?武关那边的敌情探察清楚了没有?”

“探察得差不多了。”周叔答道:“武关之前大概有五千守军,守将叫做王邦,后来暴秦朝廷又给武关派来了六千援军,领兵主将是暴秦名将李信的次子李采,不过武关的关城太小,东面又没有适合屯兵立营的地方,所以暴秦援军驻扎在了武关西面的七八里外,给武关的暴秦军队充当后援。”

“那武关的暴秦军队部署情况是什么?”项康又问道。

“吊桥岭上有一千五百暴秦军队,守将是王邦的副手宁执,王邦自领三千五百军队驻扎在武关城里。”周叔如实回答,又说道:“还有,之前从宛城逃走的暴秦南阳郡尉丞宋漾,已经确认逃到了武关回归暴秦军队,还被王邦留在帐下听用,目前和王邦一起驻扎在武关关城里。”

项康点点头,懒得关心留书大骂自己的宋漾,只是又向周叔问道:“对于我们攻打武关这一战,周将军你有什么看法?”

“恐怕很难投机取巧。”周叔回答得很直接,说道:“暴秦军队的地利优势太大,绝对不会轻易弄险出战,我们想要设计诱敌出战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只能是靠武力强行攻打。也还好,武关的暴秦军队和他们援军都没有象样的实战经验,战斗力不是很强。”

项康不敢象周叔一样的乐观,因为项康很清楚少帅军的情况,知道少帅军将士确实是身经百战,战斗经验丰富,但因为项康此前太过喜欢投机取巧的缘故,少帅军将士一直都没有打过特别艰难的攻坚战,尤其是时间漫长的持久攻坚战,武关秦军的地利优势又实在太大,少帅军将士能否适应这样的绝对逆风战还谁都不敢保证,所以项康也绝不敢有半点的轻敌,只是说道:“具体怎么打,还是到了武关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