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国策

以前的修正案因为是国会提出,所以只要国会通过,基本就能万事大吉。

但这一次是破天荒的各州议会共同发起的修宪大会,那么按照修宪程序,就应该是由各州议会来决定最终的提案批准。

可当时白宫为了想把整个修宪变得冗长而繁琐,故意调整了一点点不起眼的规则,由各州议会批准改成了各州代表大会,因为前者是一直存在的,后者还要重新推选,按照国会跟白宫的初衷,就应该再啰里啰嗦的选举拉扯争斗一番,时间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中间可以做手脚的地方也就太多,假若真有好几个提案要这些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这个非常设机构又可以折腾出很多文章来。

所以现在活脱脱的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各州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个代表大会假如可以做手脚,各州政府做手脚的几率更大,如果只是些不关痛痒的提案,各州通过不通过,最终都是一盘散沙,注定失败。

但唯独现在!

现在的提案是是否要延续现在的联邦政府!

只要一个州决定了解散联邦政府,那么这个州就可以选择退出,其他州假如就算只有一个不愿意解散,也会酿成跟1860年南北战争那样的内战局面!

而这一切,因为各州代表大会需要临时推选人员,而不是现成的政客,白宫和国会就等于是作茧自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都交出去了!

这整个过程,他们只能作壁上观的看着!

这就是规则的威力!

这就是民主制度的特点。

假若把民主选择权过多放给民众,就会频繁的出现这样的把选择权放在类似公投之类的不可知结果上。

苏兰格公投独立,直布罗陀公投独立,加泰罗尼亚公投独立,乌克兰公投分裂,类似这样的政治事件太多,强调规则和法治,强调民选的确就是一柄双刃剑!

民选就真的是好的么?

也许在一个小到村庄或者镇子的级别,民选肯定是最好的,因为最大限度保证了多数人的意愿。

但就跟美国宪法已经是200多年前的老东西一样,民选如果扩大,不同的体量和面积一定会由量变带来质变!

因为局面一定会复杂到跟当时设立初衷完全不一样,人性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一多,嘴就杂。

所以就算是格外强调法治的欧美国家也才会搞两党制或者执政党在野党来限定,尽可能把这个折腾的范围缩小,让民选公投的可能性变小,在可控范围内,那些个说美国或者欧美国家选举自由的,其实不过就是在两三个选择答案里面选个相对顺眼的,实质的结果不会偏差太大。

于是美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把选择权真正交给了民众,就带来这样的危机!

而这样的危机,放在更不在乎法制和规则的亚非拉国家,过去几十年已经证明会发生什么后果了。

就在齐天林看着屏幕上修正案提议通过,美国政坛的混乱局面终于水到渠成的终将发生,自己的心里其实也五味杂陈,就好像跋山涉水的一段漫长征程已经走到了尽头,要说是胜利的喜悦或者激动的兴奋,都不是……

目前的局面,有自己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自己一点点罗织出来的细密大网,兜住了美国,往那个原本就既定的目标加速推进,虽然不是命运之手一般改变了历史方向,起码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速率。

如果不是自己,美国不会提早获得进入非洲的机会,不会把新的利益获取点放在非洲,也就不会招致跟中国摩擦的那个陷阱;

如果不是自己,中国也不会狠下一条心,敢硬撼美国于东非海面,起码不会获得这么干净利落的结果,当然更不会带来后面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如果不是自己,庞大的金融体系联盟在关键时刻望风而逃,把最坏最难看的局面留给了美国,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也不会这么快随着一场局部战争就被拉下王位;

如果不是自己,美国的政治体制不会这么快就暴露出那么多让美国民众无法信任的弊端,最终走到这样一个面临抉择的局面!

胜利了么?

就好像齐天林在狙击瞄准镜里看见击倒了一名敌人,如果这是个单独重要的敌人,他的习惯是会紧紧地盯住目标,确认自己的战果,不到最后一刻,谁都无法说已经真的胜利。

麦克也勉力睁大眼睛看着画面,再不停游动在齐天林那被显示屏反光照亮,不停闪烁的面部表情上,最终长长的叹一口气,闭上自己的眼睛,靠在椅背上不说话了。

所有指挥车里的员工也在偷瞄那个显示比例的画面,脸上的表情也很复杂,间或还低声通过无线电通讯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其他人,这里不是军队,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很多其他美籍员工都很关心这个结果,齐天林听见耳机里面的反应都是欢呼咒骂一片,什么样的心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