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金刚来了都难以撞开

1942年12月5日,第32师恢复进攻。机场是美军攻击的重点,艾克尔伯格集中了第128团、126团的主力,以及澳军一个营,以新到达的五辆装甲运兵车为掩护,向日军阵地猛冲。

这一冲,就绊了个大趔趄。装甲运兵车陷入日军的交叉火力网中,20分钟内,五辆车统统被打废,乘员非死即伤。失去装甲车掩护后,步兵更加寸步难行,战至傍晚,仅仅向前推进了几十米。

战前日军显然对每一处地形都进行了认真勘测,他们将正面通道挖成狭窄小径,美军从正面攻击,必然陷入碉堡交叉火力的埋伏。盘算一番后,艾克尔伯格改变战术,以小部队射击和投手雷的方式,诱使日军碉堡暴露位置,然后集中炮火进行摧毁。

让他失望的是,日军碉堡是发现了,但一般山炮力度太小,盖在日军碉堡上的沙质土层就可以把炮弹的冲击力全都吸收。运至前线的105毫米榴弹炮倒是争气,能有效破坏日军碉堡和工事,然而全军仅有一门,后来炮弹也打光了。

对机场的进攻逐渐陷入停滞,美军又开始争夺布纳村,扛大斧的是第126团2营。为激励士气,艾克尔伯格带上一众幕僚,亲临一线参战。艾克尔伯格是中将,他的幕僚也起码是少将,见这么多将军出现在前线,且握着枪与自己并肩作战,2营官兵既惊讶又振奋。美机进行空中轰炸后,他们全都呐喊着投入了战场。

勇气收获的未必就一定是果实。2营同样遇到了交叉火力,最后也同样是毫无进展。在战斗中,艾克尔伯格差点儿被一个隐蔽的日军狙击手击中,他的助手和一名将级军官中弹,除艾克尔伯格本人外,所有参战的美军将官都负了伤,只得撤离战场。

艾克尔伯格在前沿持枪射击。士兵也是需要被征服的,特别是在艰难时刻,任何技巧、外表、才华、煽情都没有用,但是只要看到总指挥拿着一杆枪冲到前面,大家伙便会哇哇叫着自动跟上来

2营随之也被迫暂停进攻。他们想架起机枪扫射,但机枪枪架又陷到污泥中,无法发挥作用。

艾克尔伯格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布纳作战之艰难,日军把门关得好似铁桶一般,连金刚来了都难以撞开。

守门人的状况其实也不好。艾克尔伯格到达布纳前后,第18军司令官安达已派独立混成第21旅团前来增援,他甚至准备亲自登岛指挥,但遭到今村的阻止,因为今村知道布纳十分危险,安达去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

此时巴布亚周围的海面已被第五航空队控制,日军分四批用驱逐舰载运部队,在美机猛烈的轰炸和扫射下,日军登陆驳船不是被击沉就是被击伤,最终只有旅团长山县栗花少将以下约1300人到达目的地。

第五航空队犹如“仙人掌航空队”那样的严防死守,使得日军的补给几乎完全断绝,晚间潜艇的“东京快车”只是杯水车薪。布纳守军严重缺乏食品和药品,疾病流行使得野战医院里人满为患。在武器方面,他们更是难以为继,美军不过是缺乏重武器,日军非但缺乏重武器,连轻武器都没多少,很多人只能将刺刀绑在木棍上权充武器。

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日军却还能咬着牙死扛到底,让人不能不感到惊叹。

艾克尔伯格紧急召来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F连。F连前几天遭到美机误炸,连长受伤,已被送往野战医院,接替者是从排长晋升上来的奥戴尔。尽管这个连的战斗和非战斗减员不断增加,实力已遭到很大削弱,但毋庸置疑,他们仍然是126团乃至整个32师的一把尖刀。

奥戴尔将F连兵分两路,沿着通往村庄的路两边,同时向布纳村发起进攻。

还是无效。侧翼全是淤泥和沼泽,日军的碉堡工事则修在相对干燥的地区,这使得“他们(日军)住在靠海岸的长有椰子树的沙丘上,而我们的人(美军)则泡在沼泽里”。孰难孰易,一望便知,奥戴尔率领的一路,40个人战死了四人,重伤18人,另外一路也损失惨重。

F连撤了下来,艾克尔伯格派一名营长助理到F连任连长,而奥戴尔重新降为排长——按照军官表现及战争实际,艾克尔伯格随时撤换军官,据说到布纳之战结束,第32师的师长已换了四次,参谋长换了六次,126团2营营长和奥戴尔所在的F连连长也各换了三次。

正面突破,侧翼突击,全都归于失败。艾克尔伯格自认当天已难有作为,他只好死马当活马医,采用化整为零的渗透战术,通过小部队在两侧的零星突击,试图打破僵局。

奇迹就发生在看似全无希望的时候,当天晚上,H连博茨克中士率领的一支小分队终于给艾克尔伯格带来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