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史例述评(三)

在我们开始继续探讨黎塞留时期的法国如何与西班牙、奥地利作战时,请你们先回想下我之前所谈及的内容,即查理大公在多瑙河流域的战争。这些战争说明了集中、中央位置、内线的原理。法国与奥地利的战争却提供了陆战和海战的实例。本章主要介绍英国海军与荷兰海军的海战实例。

我曾以法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与奥属日耳曼和西班牙的战争为实例,说明了一些原理。这部分说明大致以1642年12月黎塞留离世为终点。以此为结束,是为了使用战例推导出战争原理。请允许我在描述这些战争的时候,随意引入其他的历史实例。因为,我们必须从各种不同情况中去探索原理的共通性。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能领悟到集中原理也可以在海军中运用,如设计舰船、组建舰队、部署海军、制订作战计划,他将会受益颇深。

我接着从黎塞留离世开始写起。黎塞留死后,他的继任者马扎然坚定地奉行黎塞留生前执行的总体对外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错综复杂的欧洲局势渐渐明朗起来。法国、荷兰、瑞典、北日耳曼诸邦结成同盟,而其对手则是西班牙、奥地利、巴伐利亚、南日耳曼诸邦。一场始于宗教性质的战争,渐渐转变成了以政治目的为主的战争。法国的力量越来越集中在敌人的右翼,而它的左翼的敌人则是日耳曼、比利时(即西属尼德兰)以及摇摆不定的意大利和加泰罗尼亚地区。法国内部稳定,国家的力量得到了集中和加强,它所培养出来的军事将领们已经取得了多次胜利。相反,西班牙则国力衰落,加泰罗尼亚和葡萄牙的独立运动使得西班牙焦头烂额。1640年,葡萄牙再次独立。

1646年,法国联合瑞典侵入巴伐利亚,迫使巴伐利亚脱离奥地利的统治。之后,法国不顾正在与日耳曼作战的瑞典,将重兵投入比利时。这时,它得到荷兰的援助,可是好景不长,之后又被荷兰抛弃。盟国所取得的成功引起了彼此的猜忌,内部开始分化。因为一个强大的邻国是任何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荷兰在这方面尤其显著,因为条件所限,荷兰无法在陆地上与法国抗衡,它无法容忍法国通过比利时将其边界推向荷兰一方。

1648年,荷兰单独与西班牙媾和,同年10月,日耳曼帝国和巴伐利亚撇下西班牙同法国、瑞典等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合约》。这次和谈,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西班牙继续和法国对抗。法国从日耳曼得到了阿尔萨斯地区,这样,法国就将边界推进了100英里处的莱茵河,并依托得到的菲利普斯堡和布赖萨赫两座要塞强化了对莱茵河的控制。这两个要塞位于阿尔萨斯边界的两端。如果将伊比利亚半岛战争的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同这两个要塞相对照,定会对你们有所启发。利用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可巩固后方领土,并使其成为进攻的基地。1812年,威灵顿占领了这两个地方,并以此为起点,向前进军将法国逼出西班牙。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签订后,法国和西班牙继续交战长达十年之久,而这时,欧洲舞台上出现了新的力量——英国。在克伦威尔的铁腕和英国的军事力量之下,英国的外交政策改变了,与之前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因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与议会不合。克伦威尔作为英国绝对领袖的时期正值法国与西班牙继续交战的这十年。重建海军成了英国新政府的首要工作,而这时的英国陆军已经成为一支精锐。英国海军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用专业的舰船和人员组成正规海军,代替以往的商船和非正式兵力;二是由陆军对海军的纪律、战术、战略等方面进行训练和管理,并组建一个高效的军事组织。以往的传统习惯使海员们无法适应新的变化,他们必须经受由陆军组成的海军战士的严格训练。一支具有独特意义的全新的军事化海军出现了。

拥有了这么一支强大的武装,加上自己强大的陆军,以及在六年战争中所获得的锻炼和昂扬的斗志,英国完全有能力傲视欧洲。作为信奉新教的共和政体,英国冷眼旁观了两个天主教国家之间的战争。作为一个海洋和贸易国家,隔海的信奉新教的共和政体荷兰成了英国的竞争对手。在共同的信仰下,两国却因为旧恨难消,加之在航海和贸易上存在的不平等而结下新仇。五十年前,英国支持荷兰,使其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自由,而这时,荷兰以廉价的薪酬和运输成本损害着英国的航运利益,抢到了英国大量的运输业务。

至于克伦威尔的政策获得支持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议,因为他的政策难以看透,而且具有欺骗性。可我认为,其中的奥秘,在于他是一名虔诚的宗教信徒。他的理解是,世界的发展是上帝的旨意,他的政策是顺应了上帝的旨意。克伦威尔认为,他手握着真理并得到上帝的指引。这种信念很危险,能导致国家政策的肆无忌惮和恣意妄为,这是一种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信念。但是,当时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包括政治家们,他们都认为,只要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