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第三次印度战役
大唐王朝里的小朝会,除非特殊情况,不然的话平日里参加小朝会的都是御书房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也不会全部到齐,因为总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事务外出视察或者其他什么情况不在京畿。
因此今天参加小朝会的人一共也就二十多个而已。
但是这二十多个人里头,军方的人向来都是不对对帝国的政务发表任何意见的,除非是要削减军费或者伤害到军方的利益。
要不然,军方的高层素来都是睁眼瞎,全当没听见没看见。
但是今天,军方的人却是也相继发言了。
因为经济危机这种事表面上看和军方没啥关系,但是如果因为经济危机爆发而导致动荡,那么就和军方有关系了。
所以陆军上将,陆军枢密院副使,值班大臣邓喜德是毫不客气的开口了:“如今国朝正处于全球扩张的关键时刻,我陆军主导的第三次印度战役也是即将展开,在这种关键时刻,陆军还是希望各部能够稳住本土的局势,不要影响了战事才好!”
邓喜德的话,和历任陆军方面的值班大臣们一样,带有着浓郁的陆军风格。
那就是你们这些文官别一天到晚瞎几把搞,要是影响了陆军的全球布局,陆军百万将士是要发飙的。
然后海军方面的简书杰海军上将也是开口了:“海军正在执行第三期造舰计划,正是需要制造业鼎力相助的时候,老陈,这个时候你们可不能出了岔子!”
在类似这种问题上,陆军和海军向来都是会放弃两家的内部分歧,站在统一战线上,向内阁方面施压的。
不过对于陆军和海军的这种施压,内阁方面的文官们也是见多了,比如陈立夫,他就当做没听见这两位军方大佬的话一样。
而是自顾自的道:“产能过剩是一个危机,不过这现在既然发现了苗头,那么就对病下药,回头我就让下头的人做个方案出来!”
不管是产能过剩还是经济危机,都和陈立夫关系极大。
因为他现在负责的就是经济发展事务,如果帝国经济出现了问题,第一责任人肯定能是他!
而陈立夫自然是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的。
他虽然是传统读书人出身,但是在松江府主政多年,后来又是担任江南道布政司、最后担任广东巡抚,拥有丰厚的地方主政经验,更有丰厚的经济发展经验。
以前只是没发现问题,既然发现了,陈立夫表示有一百种办法可以解决掉。
不过他也没有大包大揽,这事他一个人也搞不定,还得让其他人配合才行,毕竟帝国不是他一个人的帝国,他只是负责经济发展事务的人而已,也需要其他方方面面的机构和部门来配合。
虽然御书房里的众多文官大臣们,看陈立夫不顺眼,在部分时候他们会很乐意看见陈立夫倒霉。
但是现在这种时候,这些文官们却是很自觉的和陈立夫站在了一起,一个个都是说着立即着手准备相关的解决方案,总是不能让军方的人看扁了文官集团。
他们和陈立夫之间的矛盾,总归是属于内部矛盾,但是内阁和军方之间的矛盾,却是属于外部矛盾。
能够爬起来进入御书房的人,就没一个是傻子,自然是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所以军方的人一施压,他们就很自觉的力挺陈立夫了。
当然了,力挺过后,等后续该给陈立夫下绊子还是要继续下绊子。
对于臣子们的明争暗斗,李轩也是没啥兴趣。
这种事这几十年来他看的多了,让他们争去吧。
如果这些臣子自己不天天斗着,李轩就得担心他们斗他这个皇帝了。
小朝会结束后,文官们匆匆走了,而邓喜德他们几个军方的将领却是留了下来。
对于军方来说,内部的政务他们不关心,反正也没办法插手,他们关心的东西从始至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建功立业。
说白了就是战争!
而这一次说的就是印度方面的战事。
邓喜德道:“在上一次的第二次印度战役里,我们陆军一共先后动员组织了六万多的总兵力,累计发动了参战兵力万人以上的战役三次,参战兵力千人以上的战役三十六次,消灭了十六个当地的土著王国,在新占领地区里,扩充直属海外领地二十二万平方公里,在其他部分地区则是效仿了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统治,设立了殖民统治,成立了三个殖民省!”
“从上一次的第二次印度战役里,我们发现了在军事上消灭对手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后勤。”
“所以这一次第三次印度战役,我们陆军方面的核心关注点是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后勤体系,一线参战兵力将会下降一部分,但是参战部队所能够得到的后勤保障将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