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
既然决定造谣,那就放开手脚,让在场诸人群策群力,一起发力。
身为大魏中枢要臣,谁敢说没有在敌国安插几个棋子?
别人有退路,他们这些人可不见得有退路,不怕他们不卖力。
曹丕的心病稍稍开解,回去与郭女王一起用餐,餐桌正中摆着一枚田信赠送的青椰子。
去年秋季,曹丕往荆州送了一批真定御梨、安邑御枣,都是他喜欢的地方特产。派人分享送到邓国,关姬留了部分,余下分别送到赵云、关羽处……这同时也是赵云、关羽喜欢的东西。
作为回应,当时关姬也派人往北方送去了二十担柑橘,这东西很不受曹丕喜欢,也就作为赏赐发给了群臣。
打仗归打仗,高层相互赠送东西,或者书信交流,实属正常,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政治工作来对待。
比如曹操仰慕诸葛亮,就派人送了一包五香鸡舌;早年曹操还给太史慈送过一包‘当归’,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田信的《防疫救护十二策》问世以后,高层之间互赠饮食的行为中止,改为工艺品之类的。
今天心情不错,曹丕将最后一个青椰子开了,可能是心理因素引发的错觉,喝完一杯椰子汁后他能感到自己精神略有重振。
但田信又在信里嘱咐过,不宜多饮。
剩下的椰汁也不能保存隔夜,也就进了郭女王的肚子……怎么说呢,可能还是心理因素,郭女王精神旺盛了一些。
就曹丕饮食渐多,郭女王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喜悦,眉宇笑容也活跃着神采,让曹丕见了心理愉悦,轻松许多。
其实跟椰子无关,纯粹是两人之间的情绪相互影响,让曹丕渐渐从心理阴影里走出。
笑颜渐露,曹丕精神舒缓,语腔轻松:“阿绫的事情也不能再拖。不论今后汉魏谁生谁死,各家无不两面下注,欲留苗裔显贵于新朝。这是我容忍子建,勒军不攻之缘故。”
青徐战场是次要的战场,今后汉魏再怎么打决战,也不可能在青徐一带展开。
从襄阳失守开始,就注定了兖豫二州被打空、搬空的命运;青徐二州也将沦为次级战场。
唯一的变数就是孙权,现在孙权穷途末路,真正决战的地方只有两个,雍凉战场、河北战场。
郭女王眉梢舒展,暗暗松一口气:“陛下,此事由臣妾安排?”
“嗯,待路面干燥后,就遣人送她去。”
曹丕目光远眺,神色释然之余,依旧有些落寞:“是我无能,护不住家室安全。阿绫此去,也不失为退路。只是元仲要争这帝位,就随他心意。”
自己投降,肯定不会有体面下场,还会连累子孙;若是二代皇帝投降,那对方也好处理,没必要赶尽杀绝。
见郭女王垂眉顺耳不言语,曹丕也不以为意,依旧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空虚、乏力。
只有虚弱的时候,才能冷静思考彼此强弱,思考退路,思考未来。
心中多少有那么一丝丝的庆幸,好在是孙权先完。
宁肯死战到底,全家殉国,也不能投降孙权。
这个人已经疯了,毫无底线,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的安全感。
还是汉军好,始终有个底线在,跟汉军做敌手,心里也安宁,不怕汉军捣鼓什么无底线的阴谋。
郭女王见曹丕闭目静思,也就起身辞别,不再打扰曹丕休息。
待她走后,曹丕忍不住长叹一声,想起于禁的活人剑法,面有悔色。
仰躺在抬舆里,他稍稍抬头就能看到明媚阳光洒下,落在自己腿部,头顶的黄伞盖不时调整,总能为自己遮住脸,不使曝晒。
汉是什么?
魏又是什么?
前前后后杀了那么多人,也有更多的人为之争杀赴死,这大汉是谁的?大魏又是谁的?
身体的无力感时刻提醒、宣告自身的脆弱,所以大魏不是自己的,自己带不走,也不能为自己延年益寿。大魏是所有官吏、世家的大魏;汉也是同理,不是刘备一人的大汉。
桓帝、灵帝以来的两次党锢,耗尽了天下人最后的耐心,没人愿意重复外戚、宦官之间的斗争。每次斗争,流血最多的是底层的士人,国家不见好转,轮流上台执政的外戚、宦官都是一路货色,无益于国民。
正是对大汉失去了耐心和容忍,才有群雄俱起,都想自己来主导国家的命运,摆脱外戚、宦官争杀不止的血腥循环。
这才有了大魏,也有了刘备的大汉。
也只是因为刘备姓刘,所以南边那个叫做大汉,而非大楚、大蜀、大荆之类的称号。
刘备的大汉,跟桓帝、灵帝的大汉,是不同的,唯一相通的是,也叫做汉。
如果自家姓刘,那大魏也能改名叫做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