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军备竞赛

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撤职的撤职,整个1887年维也纳政府都在清理蛀虫,没收非法产业。

伴随着反腐打黑大案的落幕,共有10286名人犯被处决、96412人被流放,还有不计其数的人被罚款、警告。

包括政府内部查出的贪腐官员1274人,主动投案自首7421人,处决罪大恶极者76人,流放犯官376人,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撤职,没收赃款4756万神盾。

坦率的说,涉案金额比弗朗茨预估的要少得多,人均涉案金额也就五千多神盾,很明显猪还没有养肥。

难怪大家喜欢反犹,和没收犹太人的资产相比,官僚们的贪腐都只是小儿科,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当然,这和维也纳政府的反腐力度有关系。大部分人都不敢直接行贿,利益输送的门槛又太高,挡住了很多人发财的路。

神盾的购买力还是很牛逼的,对一线公职人员来说,千儿八百的行贿金额根本就碰不到,他们手中的权力有限。

就算是有人送礼,一般也就几神盾、或者是十几神盾,最多也不过几十神盾。

一共就这么点儿钱,要绕一个大圈子玩儿利益输送,明显不现实。

这么一来,他们的灰色收入就只能来自上面的分润了。毕竟他们是直接操作者,想要交易顺利进行,少不了要封口。

拿到的也不是现金,多是各种打折卡、代金券,很多还是以部门福利名义下发的。

从法律上来说,这还构不成受贿罪,他们真正的罪名是知情不报和渎职。

这也是自首官员一大堆的原因。毕竟在查出来前主动交代了,“知情不报”的罪名就没了,“渎职”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开除公职就算完事。

涉案人员多,被抄家的实质上也就是那些问题严重的高官,这么算没收的4756万实质上也不少了。

人均抄家所得高达13.5万神盾,要是反腐案再晚几天爆发,就是人均半吨黄金,妥妥的大贪官。

对这个结果,弗朗茨还是很满意的。对比继位之初,“十个官僚抓九个,还有漏网的情况”来说,现在可是取得了根本性改变。

案件结束了,可是后续影响才刚刚开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会治安大幅度好转。

不能说夜不闭户,至少收保护费、放高利贷的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街头的小混混都很少出现了。

残酷的现实告诉了中二少年们,混黑社会是要付出代价的,当老大就更是半只脚跨入了地狱之门。

这也算是一场大型普法教育课,维也纳政府用上万名罪犯的生命铸就了法律的威严,社会不正之风得到扭转。

全欧洲都在为奥地利的大手笔而震惊,连带着反犹运动的风头都被压下去了。

一次性处决上万人,这个结果足以令很多人头皮发麻,舆论也是众说纷纭。

支持者认为:奥地利政府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处决罪犯都是经过正规司法程序审判的,值得全世界学习;

反对者则认为:奥地利政府不尊重生命,没有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对人权的亵渎。

双方吵得是不可开交,报纸上隔空对战,线下的辩论会、学术研讨会,都是双方的战场。

好吧,维也纳政府还是掏钱公关了,要不然光支持法制的力量,早就落入下风了。

受此影响,1887年进入奥地利外资总额较之上一年度下降了46%,与之相反的是流出资本,反而增长了21.2%。

主要是犹太资本家撤退了,别人看不出来,他们这些当事人还是非常明白的。

维也纳政府对普通犹太人确实很友好,可友好的背后却是为了民族同化。

对他们这些阻碍民族融合的存在,可是一点儿也不客气,尤其是维特斯伯爵这位老朋友,下手更是一个狠辣。

可抓可不抓的——抓,可杀可不杀的——杀,全部都是严惩不贷,就没一个手下留情的。

这一点从被处决流放的名单中就可以看出来,确实是按照奥地利法律处置的,问题是上面犹太人数量太多了一些。

完全安分守己的资本家确实存在,但那是极少数,大部分资本家或多或少都进入到了灰色地带。

调查组明显对他们进行了特殊照顾,很多隐藏起来的问题,都被给拔了出来。

明知道被针对了,他们也无能为力。相比其他欧洲国家,这还是讲规矩的。

想要不被区别对待,那也非常简单,只要放弃传承,主动融合进去就行了。

事实上,奥地利的犹太人早就分裂了,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只是让问题更加明朗化。

离开的只是一部分不愿意安于现状的主,大部分普通人已经不愿意继续漂泊,毕竟走出去也看不到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