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失之交臂

“山南水北为阳。”何后言道:“既见鲁山,当至鲁阳。”

“太后所言极是。”何苗答曰。

“人前称‘夫人’。”何后又叮嘱道:“太后二字不宜再用。”

“喏。”何苗心领神会。

入鲁阳县境,路上略有车马。问过方知,自大水退后,多有豪强大姓雇佣兵马,收复祖宅坞堡。转运积财、佃户,复垦荒田。

虽说故土难离。然一场大水,十室九空。鲁阳百姓早随船奔赴蓟国。定居安北、辽海二郡。户户分得美田一顷,良宅一栋。牛马机关器,不一而足。不待南阳水退,百姓已安居蓟国。无人愿辗转归乡。

究其原因,南阳帝乡,土地兼并。升斗小民,多为佃户。家园尽毁,别无余财。且宗亲邻里,皆同奔蓟国。蓟国即家国,他乡亦故乡矣。

一言蔽之。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蓟国美田良宅,之于黎庶,大利难舍。然之于豪强大姓,不过蝇头小利。如何能比南阳,绵延坞堡,垄断江山。

更加盗贼猖獗,祖坟不保。豪强大姓,纷纷质押传家宝,招募佣兵南下。路上车马,多来自鲁阳大姓。

南阳一地,吏治全无。洛阳献帝,有心无力。淮南新帝,自顾不暇。

豪强大姓,修葺坞堡,相互呼应,共御盗贼。

车至鲁阳城下。

何后掀帘窥视。只见城门洞开,吊桥尽毁。垣墙多处坍塌,护城河早被淤塞。虽无碍通行,亦无险可守。

门前有三两老卒,聊胜于无。

车驾入城时,何后命赵忠好言想问。

闻京师口音,老卒不敢怠慢,这便如实作答。

原来。大水来时,鲁阳百姓,皆奔鲁山避水。待蓟国万舟齐发,转运百姓。有耄耋老者,故土难离,不愿埋骨他乡。待水退下山,照看城池至今。

又闻一行人欲往宛城。

老卒连连摆手:此去宛城,必经博望。博望城今为贼寇所占,掘地刨坟,越货杀人。南阳豪强,多结队而行。轻车简从,自寻死路也。

赵忠窗下禀报。

何后言道:“贼酋何所出?”

赵忠答曰:“老卒言,乃黄巾余孽。有贼酋二人。一人姓周名仓。一人姓裴名继。二人本为黄巾别帅,侥幸逃命,啸聚山林。不愿随汝南、颍川黄巾,屯田招安。立寨伏牛山中。躲过南阳大水。收拢流寇,已有数千之众。周仓据博望,裴继守方城(缯关)。”

博望扼“方城夏路”,乃南下宛城之咽喉。

“夏路”又名“夏道”。意指“诸夏”进入南襄盆地之路。谓“诸夏”者,乃指先秦时,源出周王室之同姓诸侯国。由“夏路”进入江汉流域的周王室姬姓诸侯,史称“汉阳诸姬”。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齐使者说越王曰:楚“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索隐》引云:“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以西为左,故云夏路以左。”

与今汉以西为右不同。先秦以西为左。

《汉书·地理志》:“(叶县)有长城,号曰方城。”先秦时,楚国在其北界,沿伏牛山东北麓筑长城。方城,扼楚长城隘口。乃颍川、汝南入南阳之必经之路。

换言之,周仓、裴继二人,据关守备,自立门户。不与豫州黄巾余众往来。南阳属荆州。如此看来,荆州黄巾与豫州黄巾,必有间隙。乃至老死不相往来。

夏路被断,南下无望。

然何后并不死心,又问道:“博望贼酋,名声如何。”

赵忠答曰:“闻贼酋周仓,乃河东大阳人。家贫,贩私盐谋生。两臂有千斤之力。剑眉环眼,黑面虬髯,性豪爽,以武勇称。”

太后言道:“既是义贼,岂会为难孤儿寡母。”

赵忠劝道:“太后只身南下,并无护卫。千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鲁阳乃伊水之所出。函园兵马,正逆源而进,星夜前来。若此时南下,恐失之交臂也。”

太后遂道破心机:“鲁阳近洛,无从遮掩。不等董卓追兵,便遇函园兵马,如何能瞒天过海。事已至此,不可无功而返。”

言下之意,继续南下,深入贼区。阻断消息乃其一。引董卓追兵混战乃其二。如此,方能假死脱身。

见太后心意已决。车驾遂穿城而过,南下宛城。

与此同时。

华雄所乘机关斗舰,逆伊水南下,正泊于一处无名河湾。

只因不远处,水分二叉。

船上向导言,不知伊水竟有枝津。

华雄遂下锚靠岸,放斥候下船打探。

斥候回报:“山中樵夫言,自南阳大水,故渎改道,遍地枝津。乃至伊水乱流至此。”

华雄遂指西北群山言道:“此山何名。”

斥候答曰:“熊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