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凡是能给企业开罚单的,都得尊为“神”
粤州的夜晚总是那么美丽,不,不是美丽,是绮丽。走在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的街上,温启刚却一点也感受不到这种美。
温启刚觉得,自己走进了一座迷宫。
来粤州快一周了,关于华仁的调查进展缓慢,关于“宝丰园”的负面消息却是一条接着一条。先是说,东北和东南几个大市场的“宝丰园”突然滞销,几家大型超市强行将其下架,“劲妙”却有抬头趋势,大街小巷摆得到处都是。接着又说,有几家媒体发表了对饮料市场的批评文章,说个别品牌打着文化的牌,其实是在搞伪文化。说文化不是消费品,不是快餐,更不是牟取暴利的捷径,其指向分明就是“宝丰园”。还有媒体公开质问,借文化的壳下市场的蛋,这种营销方式到底是在重构文化还是在毁灭文化,一个来自香港的品牌要替内地人搞文化寻根,反而把内地最好的凉茶文化弃置不顾。温启刚看了这篇文章,记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否定“宝丰园”是中国凉茶文化鼻祖这一说,毫不掩饰地将粤州“劲妙”提为凉茶文化之正宗。看来,“劲妙”是全方位展开攻势,从各个层面剑指“宝丰园”。温启刚指示手下,不要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超市下架,可以,但必须结清所有款项,退回的产品一律要在保质期内,而且要严把验收关,坚持提防个别销售商或大型市场拿假货冲账,当无赖。
以前好力奇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让人家拿假货顶包,企业损失不小。
安顿完这些事,温启刚正要去见某个领导,莞东这边的生产基地突然打来电话说,工商和税务联合进入基地,要对“宝丰园”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
“不是刚查过吗,怎么又要查?”温启刚觉得这事蹊跷,上个月税务部门才查过基地的账,怎么这么快又要去?
“说是对饮料行业进行大检查,有人检举我们偷税漏税,生产环节也存在以次充好。”
“笑话!”温启刚气得摔了电话,什么以次充好、偷税漏税,分明就是有人做局,借权力部门之手封杀“宝丰园”。
姜华仁,你玩得狠啊,这些招都用上了,看来地方政府在为你清场了。温启刚感觉自己的神经快要被粤州“劲妙”搞错乱了,几股奇怪的力量正从不明处来,好力奇正在遭到不止一股力量的算计。人怕出名猪怕壮,中国这句古话,放在哪儿都有警示作用。自从“宝丰园”纵横市场,成为凉茶第一品牌后,“宝丰园”每年总要遭遇这样那样的“黑手”“红手”,有些是公开的,比如隔三岔五的质量抽查、工商和税务造访、政府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与“指导”,温启刚都得赔着笑脸应付。一家企业真正要做大做强,做得长远,该重视的必须重视,这点自觉性温启刚有,他相信好力奇也有。但别人不见得相信,就算相信了,也得一次次上门给你提醒。温启刚一开始哭笑不得,现在不一样了,现实让他变得聪明,经验和教训让他变得不再那么固执,尤其是如何处理跟政府的关系,温启刚真是长进不小。但搞企业,光是搞好跟政府的关系远远不够,还有各种协会、各种组织,有时候你都不知道那些组织是干什么的,但它们都有权对你说三道四,冲你指手画脚。温启刚记住了一个理:凡是敢走进企业大门的,你都要视为上宾;凡是能给企业开罚单的,你都要尊为神。不是罚几个钱就能把企业灭掉,而是但凡敢罚你钱的人,就有能耐给你挑各种刺。挑刺不可怕,怕的是他拿刺做文章。
企业折腾不起啊,可没有一家企业能逃开被折腾。
温启刚不是抱怨,干企业,如果总是抱怨,那你是绝对干不好、干不久的。你得改进自己,适应以前适应不了的,认同以前无法认同的。先把自己融进某个环境,再想办法改变环境,这是温启刚给自己定的规矩,也算是经验之谈吧。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来自明处,更多的,连温启刚都搞不清它来自何处,可它突然就来了。比如几个月前,就在好力奇跟东州药业为“宝丰园”三个字争执不下时,温启刚突然接到某地消费者协会的公函,要求他火速去该地处理一起消费者举报。类似的情况根本不用温启刚出面,当地的销售分公司就能代表好力奇应诉,解决纠纷。可温启刚还是亲自去了,他从对方的公函里闻到一股味道,这味道是要靠经验闻,靠灵敏的嗅觉。去了后才知道,当地消费者连续投诉和举报,在几家超市买到质量不合格的“宝丰园”。温启刚看了一眼被“投诉”的产品,心里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宝丰园”遇到李鬼了。如果换作刚来内地那会儿,温启刚肯定会义正词严,说这产品不是好力奇生产的,是假货,并要求地方工商和消费者协会一起打假,保护市场。现在温启刚不那么傻了,打假是企业自掘坟墓。温启刚马上采取一系列公关措施,先是搞好跟媒体的关系,求他们不要将事件曝光,捂一捂,再捂一捂。接着又安抚“投诉”者,按他们提出的条件,赔。等事态平息下去,温启刚才跟有关方面谈到了正题。正题有两个:一是假货从何而来,是谁大批量投放市场的;二是假货怎么办?没想到对方只给了他一句话,假货的事他们管不着,他们只管投诉。温启刚真是别扭得要哭了,这中间他已查明,假货就产自本地,是该地一家饮料企业违规生产的,但这家企业的老板是该市的政协委员,在市里很风光,势力很强大。所有的销售渠道他也查清了,几乎是一条龙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温启刚一点也不敢强硬,反倒像自己违了规一样,处处赔着笑脸,又是请吃又是陪玩,最后还答应地方的条件,捐资修一条公路。那条公路最初是那家企业的老板捐资修的,后来企业不景气,修不了了,成了烂尾工程放了一年多,市里、县里脸面上都不好看。等把修路的资金落实了,那边也开了口,他们在短期内把假货处理掉,不让“宝丰园”再背恶名。不过,以后“宝丰园”在该地区的销售,温启刚不得另选销售商,而是由他们指定的销售商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