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咱就是这么牛气
《在路上》,其实就是一档杂糅了旅游、汽车测评、美食、外加俊男美女搞笑的综合性娱乐节目。
冯一平做这个,其实并没有进军娱乐圈的意思,就和他对上官求方说的一样,主要还是为了给汽车网吸引流量。
对一个网站来说,流量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汽车网在导入流量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和国内目前唯一的搜索引擎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线下也和合作的中间商联手推广,不过,这些手段,时间一长,效果也就一般,增长有限,必须找新的方法。
其它导入流量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和几大门户网站合作——但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有点像某东找某宝导入流量一样,那些门户网站,自己也有汽车版块,还帮你这个抢蛋糕的有力对手提高流量,做啥美梦呢!
思来想去,冯一平就想到了网络自制剧上。
自制剧,其实早已经在电视圈很流行,当年大热的《渴望》,以及近年大热的《还珠》,其实都是电视台自制剧,后来大热的网络自制剧,和电视台自制剧,本质上并没有分别,只不过投资与拍摄方,由电视台,变成了视频网站。
而且,电视台热炒后的这碗剩饭,后来到了视频网站手里,却变成了聚宝盆,论收益,很多制作粗糙,不太讲究的自制剧,比大投入的电视剧还要赚钱。
现在国内并没有视频网站,也就是说,没有竞争对手,而且,广电对这一块并没有相关的限制。
就相当于他轻轻一抬脚,一下子就踏上一片广袤无比的沃土,这土肥沃到什么程度呢,你早上在地里丢下一颗芝麻,晚上就能收获一大堆西瓜!
而且,这么好,这么大一片土地,大家都视而不见,没人跟他抢,也没人限制他种什么,这样的美事当前,那还不抓紧动手?
当然,冯一平现在有钱,嘉盛现在有钱,汽车网现在也有钱,所以他这一出手,就是大投入,大手笔,不论是节目的精细程度,还是时长,都把后来的大多数网络自制剧摔出十万八千里,完全向电视台的专业制作看齐。
虽然钱花的多,但是,那效果也是杠杠的,不吹牛的说,因为这是独一份,节目效果同样是开国内之先河,这期自制剧的宣传效果,不比在中央台高价拍个标王下来的效果差。
当然,以冯一平身上改不掉的抠门习性,不,应该说是精打细算——这好像也不太恰当,嗯,应该这样说,以冯一平精准的商业眼光,大师级的、高超的商业运作技巧,他最擅长做的,就是以较低的投入,得到很高的回报。
比如,为了节约成本,节目里的三位嘉宾,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生面孔,两位男嘉宾,一位上戏,一位中戏,都是毕业了一两年,但啥都没混出来的那种,至于那位大长腿的女嘉宾,就是和冯一平有过几面之缘,曾经的小师妹张紫琳,当然,她现在转到了其它学校深造。
为什么敢用这些生面孔?因为冯一平相信自己做的节目策划,绝对领先国内所有的综艺娱乐节目,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冯一平看了几百档大型综艺节目,这档借鉴一点,那档借鉴一点,有机的揉在一起,效果在现在绝对会很逆天。
要知道在这会,不管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他们最火的综艺节目,都是在室内,用的也都是常年不变的套路。
所以嘛,对嘉宾的要求,就是不求表现出色,只要中规中矩——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出场费要低。
这期节目,从方案策划,到拍摄要求,到剪辑……甚至到配上的特效字幕,除了配乐,最后的总体效果,他自己评测过,比后来最火的综艺节目差一点火候,主要是在嘉宾和嘉宾的配合上,但是,这个短板,随着拍摄量的增加,会慢慢提高,其它方面,还真的没什么大缺点。
最最主要的一点,这在国内是开先河之作,现在的网民和观众,并没有经过各种综艺节目狂轰乱炸的洗礼,要求也没有后来那会高。
所有,辛苦几天,终于制作完成,上传之后,这几天几乎一直呆在工作室的冯一平,非常放心的呼呼大睡,要是没效果,或者没有特别大的效果,那才见鬼呢!
而且他相信,等醒来之后,怕是又有很多事得忙。
因为他很有信心,这一期自制剧播出后,那么,就等着别人上门送钱吧!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一档节目里,揉进去那么内容的原因,要是旅游最突出,这档节目以后可以以旅游为主;要是汽车评测最突入,那就发展成一档极富特色的汽车评测节目;要是美食最受欢迎,变成美食节目也不错;要是大家喜欢看那三个家伙各种出糗,那可以正式做成一档综艺节目——反正都可以各种品牌植入,都可以收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