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海阔鱼跃 第094节 托势

赵国栋还欲再解释,蒋蕴华把目光投向东南,“国栋,我没看错人,花林交在你手上的确比交在梅英华手中更好,准确的说,花林县在你手上的确比放在我们能选的其他任何一个人更合适。”

这话有些重,让赵国栋也有些感觉到分量。

“我不是说别的人就不行,我是指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选择你我们都是冒了些风险的,我不否认当时我有些私心,老柳和我打了招呼,老祁当时也没有拿定主意,是现在看来我们选对了。”蒋蕴华似乎是在回味当时抉择那份情景,“有些时候选择对一个领导,就能改变一个方的面貌,我们不能说改变一地命运,是用面貌这个词语是比较准确客观的。都说人民造历史而非个人创造历史,这话也不完全正确,有些时候某些个人的确在特殊时段特殊位置能够发挥出超过其他人甚至许多人的作用,嗯,历史就把这些人称作英雄。”

赵国栋背上都渗出汗来,讷道:“蒋部长,我可不敢当”

蒋蕴华扑哧一笑,“我可没有说你是这种人,我是指毛主席和邓公这样的人物,你可千万别自作多情。”

赵国栋再度汗颜,他万万没有想到素来严肃的蒋蕴华现在也变得风趣幽默了,居然给自己来这样一个冷幽默。

“不过我相信即便是祁予鸿也要承认,你担任花林县县长要承担一些风险的,是事实证明我们选择是正确的,花林县在你担任县长期间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现在你又升任县委书记,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我相信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有目睹。”

“蒋部长,卖嘴白说虚的大家都会,落到实处还是得说咋把经济搞上去,或者再提升高一点,那就是还是得说发展。我所说的发展和其他领导讲的发展恐怕不太一样,他们就觉得首先需要考虑的是GDP和财政收入,这两项在他们看来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却不那么认为,在我看来,GDP、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这三项缺一不可,且三位一体,再说一句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人均纯收入还应该在这三个重要指标中排名第一,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增速比起其他两项的增速增幅更重要!”

赵国栋的话语一出口蒋蕴华目光也是一动,这个观点可与眼下流行的观点有些不大一致。

现在无论是哪级领导都是言必称GDP和财政收入,尤其是GDP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甚至是所有工作的唯一指标,你GDP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啥都好说,你GDP上不去,那就是一无是处,无论你其他工作做得再好,在别人面前都矮半头,这GDP就像一条绞索勒得各地党政领导们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噢,有些意思,国栋,你为什么这样看?”蒋蕴华负手而立。

“单纯GDP太不科学,它它只能反映你这个区的经济发展总量,但是却并不能反映你的经济发展是否就科学协调和可持续性,比如东北那些钢铁城市和山西那些煤炭县份上,资源型工业发达,每年GDP自然也不会低,可是你能说这些地方经济就很发达么?一地经济是否发达是要看这一地经济发展是否符合这个地方长久发展态势,是否具有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像我说的那种资源型经济,资源开采完了怎么办?你有没有替代型的产业支撑?如果没有,你这个城市就是一个短命城市!”

“那国栋你所说的人均纯收入就是衡量一地经济发展的科学水准么?”蒋蕴华略略歪头问道。

“也不完全是,GDP能够衡量一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能够衡量这个地方政府从经济发展中获取的可供政府支配的资量,而人均纯收入则更具科学性,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总要指标,古代都说要藏富于民,只有民众富裕了国家才会强盛,社会才会稳定,而不是国家富裕了,人民群众就能富裕,这中间孰先孰后值得商榷。”赵国栋也没有一概而论,只阐述自己的观点:“人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消费力在不断扩大,如果再辅之以较为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他们的消费就可以得到释放,刺激生产,带动社会产生力的上扬,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是我的理解。”

蒋蕴华对于赵国栋的这个观点并不完全赞同,在目前这个时期,政府投资仍然是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出口外向型的经济更是目前国家经济获得高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内需,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储蓄型社会,你很难让老百放心大胆的把银行存款拿出来使用,至少眼下还不现实。

“国栋,你这是一个好设想,是却不切实际。”蒋蕴华摇摇头。

“好设想就足够了,至少我们可以向着这方面努力,至于蒋部长说的不切实际那是因为内外部条件还不成熟的缘故吧,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的发展,很快这种设想就要变成现实。”赵国栋也不多解释这方面的理论性东西,毕竟现在国家还是依靠外需来拉动经济发展,人们的目光都还盯着国外市场,“不过像花林这样的农业县,农村人口占到了百之九十五左右,要想实现人民增收,那就只能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发展畜牧业、种茶业、水果产业都是现实需要。”